家风作文

2021-03-11 家风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风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风作文 篇1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家风对每个人都有着潜移默化而重要的影响。它就像春风吹人、下雨淋人一般滋润,影响着人们。

  说起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对别人热情爽快,做事遇到困难时有执着性、不食言,这些都能算得上是家风。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不在于一时的富有,也不在于财产的多少,而在于家风的好坏。家风靠的是家教,把良好的家风融化在一家人的心灵和血液之中,才是最重要的。有良好家风的一家人就会懂得勤劳是一生中的第一目标。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能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小事争吵,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平时在家中妈妈也会常常唠叨:在学校应该怎么尊重老师同学,更会讲一些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时间久了我脑海中也会时不时是出现这几句话,与其说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不如说她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导师。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是有自己的家训,我家自然也是不例外的。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长辈、同学和任何有残疾的人;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好好对待邻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我会努力做到,同时也会影响周围人,让他们也做到。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成功的人必定是有好的家风和家训。而良好的家风家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来共筑,只有严格筑好家风家训,我们才能少走弯路。

家风作文 篇2

  家风镌刻在木简上的字符历经千年风雨的洗刷越发棱角分明,古圣人的言语借助文明的火焰绵延至今,古老的家训伴随家族的兴衰传承多代……

  家训曾是一个家族的象征,被严格地遵守,僭越不可,冒犯不可。

  百姓贫苦,接受知识教育的机会不多,上个私塾或许就是大部分人最高的文化水平,但他们在体验现实生活中所领悟的为人处事之道却值得细细品味。

  古人评价一个人是否好坏的重要标准是孝。孔子、孟子以及今日众多知名学者都反复强调过孝,当然,其中不乏批评愚孝的人。然而两千多年的传统却从来没有因为个体的激进而消失不见。许多历史上有名的人物都以孝著称,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的故事耳熟能详,因此家训的内容必然少不了孝这一重要的内容。父母长者是家族中必须要尊敬的人,正如孔子所云:“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为人也孝悌”,代代相传,便成为家训。

  古人常说“忠孝两全”,由此可见,为人“忠”也是家训重要的内容。“忠”可以有很多衍生,忠厚、忠勇、忠义……为人老实厚道,忠于本分,例如开商铺的不卖次品,卖猪肉的不缺斤少两,“忠厚”便得以体现。而说到“忠勇”,脑海里会闪现一个无惧的将领身负军旗杀出重围的画面,誓死捍卫国之尊严,岳飞是这样的典型,背后刻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字彰显了他的决心。而桃园三兄弟中的关羽当得起“忠义”二字,为刘备过五关斩六将迎回夫人,替哥哥在战场杀敌,关云长其人,不可谓不忠义。

  做人首先要忠和孝,然后才是人生的大方向该往哪里走的问题。《红楼梦》中,贾政一直对无心功名的贾宝玉不满意,恨铁不成钢。在古代,上层社会的家训更会被视为一个家族重要的行为规范,不随着某条大流,就会被视为大逆不道。

  自科举制实行后,无数仁人志士以金榜题名为荣,更是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当做良训,其实大多数人不知道这是宋真宗写的,收在他的《励学篇》中。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因为他想使之成为国训。宋朝是知识分子的幸福时代,文官的地位远远高于武官,这得益于宋太祖赵匡胤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引起的叛乱,而对武官的权力进行削弱的史实。文官犯了错,朝廷将他们一贬再贬,却不会处死。也可以说这样一次次的贬谪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后来的知识分子虽然没有赶上那个幸福的朝代,却一直践行着他们的誓言,有道是“天道酬勤”,虽然读书便是为了考取功名这种看法为人所诟病,但正是鼓励子孙读书的家训充实了我国古典文化宝库。作为汉族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开后世家训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家国一体,家风国韵,家的火炬点燃了国之烽火。家风影响一个人的言行,它可以为国家培养一个出色的君王,也可以让一个危害社会的蛀虫成长。苏家三父子,无论在文坛上还是政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苏门清风,一直从北宋吹到了今日,三人的政治思想,文笔才华至今仍为人所称道。而司马一族却留下了较臭的名声,不论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还是白痴皇帝无肉吃粥的荒诞说法,听罢只让人心中不快而已。

  在当今社会。家训不应该隐匿在落满灰尘的纸张中,它应该跳出来,让每个人看到它闪光的一面,并不断从中领悟到做人的真正价值。

家风作文 篇3

  “爱国如爱家,爱家如爱国,人讲精气神,国讲正清和;家风连国风,国风兴家风……”每当听到这首《中华好家风》,我就想到了那一次,妈妈对我的教导。

  以前,我每次吃完了东西都会随手一扔,不一会儿家里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垃圾,让人看了很是不舒服。这时,我那勤劳的妈妈二话不说,拿起扫把就开始打扫起来,不一会儿她的头上就爬满了汗水,但是从来不喊一声苦,叫一声累。

  这天,家里来了许多客人。客人走后,客厅,房间都乱糟糟的,我还在沙发上吃着零食。妈妈又准备打扫了,看到沙发上的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长大了,也是家里的一份子,你可以一起来打扫卫生了,而且一个干净的家会让我们的心情也变得舒服,不是吗?”听了妈妈的话,我心想:是啊,我已经不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朋友了,该做些事情了,该懂事了。我冲着妈妈笑着说:“好的,我马上就来。”

  我先打扫客厅,地上的垃圾真是多,桌子上的也数不胜数,一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妈妈看了,指导我:“先拿空的垃圾袋,把大的垃圾捡到垃圾袋里,小的抹到地上再扫。”我一直弯腰捡垃圾,时间长了,腰酸了,腿麻了,说不出的难受。想着妈妈说的话,想到平时自己总是随手扔垃圾,真的难为情。捡好垃圾,扫好地,我又认认真真地把地拖了一遍。

  在家里变得勤劳的我,在外面就更不用说了,再也不会乱扔垃圾了。勤劳的家风,我传承下来了。

家风作文 篇4

  倘若一个家有它的.家风,那这个家的族人之间的相处必然是和睦、幸福的。曾经看过王如的一本书《家风》,书中以一个百岁老人的口吻写了王家三代人的故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个叫作杨柳生的百岁老人,她为人处世可谓是做到了“器量须大,心境须宽”八个字。杨柳生老人是个小脚女人,文化水平不高,却将近百人的王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的,其中原因是因为立家训、整家风,在这一过程中,她始终坚持仁爱治家,以仁爱为家风。

  老人的孙女立梅意外怀孕,但她不想要这个孩子,于是去一家小诊所将孩子流掉了。却不料,因手术感染大出血,住进了医院,当立梅心灰意冷之际,老人将王家的大半人叫来,想让立梅感受到大家对她的关心与爱。纵然立梅曾做过许多错事,但老人一向坚持的仁爱思想使她要为立梅做点什么,让被亲生母亲、前婆婆嫌弃、被赶出家门的立梅感受到温暖。杨柳生老人不仅器量大,而且心胸宽。当立雨与哥哥立雪为争家产大打出手,使立雨的孙子诱发白血病时,她虽为他们见利忘义的行为感到心寒,但一颗心始终是真诚善良、仁爱的,她从鼓励基金中拿出二十万给孩子治病,希望孩子能免受病痛的折磨。这便是她的仁爱之处,不管她再怎么对立雨、立雪两兄弟的行为感到失望,也不会牵连到孩子,仍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救孩子。仁爱的家风,使整个家族兴旺。立梅出院后,经营了一家小公司,日子过得有滋有色的;立雨不再与立雪争家产,孩子的病得到了及时的治疗。杨柳生老人的仁爱,使我敬佩不已。

  若人人都像她一样仁爱,都将仁爱当成家风来传承,那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然是和谐幸福的吧。杨柳生老人的仁爱家风,使族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也赢得了邻里邻乡的称赞。因此,我们应向杨柳生老人学习,继承她的仁爱思想,当个“器量须大,心境须宽”的人。行动起来吧!

家风作文 篇5

  门风是一家的德行规范,如同食粮正常,是一个家必不行少的成份。而在咱们家,也有门风,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确定要做到凶恶。有一句话叫“害人之心不行有,防人之心不行无”。而双亲也自小那样教养我,忘记时辰机,有一次,我故动向一条大道扔小石头。固然大道又窄又偏远,爸爸望见了,急忙上前禁止了我,并教养我道:“怎么能那样子呢?”“怎么了……”我主张爸爸在怄气,但又冤屈地说。“你那样可能会让骑车的人摔倒,这等此外在搭救外人!”爸爸冲动地说着,我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渐渐地意识到大家的谬误。看到我如同意识到了谬误,爸爸的口风激化下来了,接续说:“儿子,你无须还忘记去岁摔倒的痛吧?骑车摔倒比那么还痛!”我下意识地捂了捂左手,那道伤,令我难忘。那时,爸爸变得和昔日那般慈爱,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捡起来吧。”“好!” 一个殷鉴,让我晓得,我无须不慎地做每一个底细,我恐怕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中伤到别人。

  当人,做人还要守时,固然妈妈没有给我讲某个情理,但却总是用言论通知我某个情理。历次,和外人预定出行工夫时,妈妈总是要延迟多少秒钟抵达。她说,那样,才不会让外人等咱们。有一次,我还戏谑道“宁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

  然而,长此以往,我也潜移默化,学着妈妈,养成了守时的好习气! 双亲的一些行动,总能莫须有孩子。优良的品质,就是居中造就起来的。

  这就是我家的门风,它让我居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那样的门风,不值传扬!

家风作文 篇6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对于我来说,还有一句话一直伴随着我不断成长——尊老爱幼,和谐温馨;道德立家,光我曹门。这是我们曹氏祖训的最后一段话,也是我们曹家家风传承的根本。

  虽然我从小就知道这句话,也大致知道祖训的意思。但是真正让我对这句话有着深深的体会和刻骨铭心的记忆,是发生在我五岁左右的一件事。

  这件事发生在一次去动物园的路上。那天,我和爸爸在公交车上有说有笑,商讨着到动物园后先看什么,再看什么,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车辆行驶途中,有一位老奶奶颤颤巍巍地登上了这辆公交车。老奶奶看起来已年过花甲,白花花的头发纹丝不乱,久经风霜的皱纹已经深深地刻在脸上,眼睛像一潭泉水深陷大山之中,衣着干净而朴素。爸爸看见老奶奶站在过道中间,弓着腰紧紧地拉着扶手,马上站起来走到老奶奶身边。扶着老奶奶慢慢地走到我身旁的座位(也就是爸爸之前所坐的位置)。老奶奶说着谢谢,并表示“小伙子,我没事,你坐吧”。爸爸在我一脸疑惑和不满中坚持站在座位旁,直到老奶奶下车。

  我们到站下车后,我气嘟嘟地表达着我的不满“老奶奶已经说不坐了,你为什么还要把座位让给她”?爸爸一脸严肃地说:“你还记得我们曹氏祖训的最后一段话吗?”“知道,应该是尊老爱幼,和谐温馨;道德立家,光我曹门。可是,我还是小孩子,我想和你坐一起嘛”我开始撒娇。“既然你知道祖训,就应该知道,我们的祖训不单是让我们背诵的,更应该是让我们践行的,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来遵从祖训!这既是祖训也是一种孝道。”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嘟囔着问爸爸“难道在车上扶老人也是孝道吗?”爸爸循序诱导,脸色缓和告诉我“是的,孝有很多种,孝敬父母和长辈是小孝;帮扶他人,热爱社会是中孝;而孝爱天下众生、不存偏见则是大孝”。

  这件事让我不但加深了祖训的记忆,更理解了祖训的含义——尊老爱幼不但是一个人应具有的品德,更是和谐温馨的前提!只有时刻把“道德立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才能真正传承我们的家风!

家风作文 篇7

  中国有句谚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虽然有点夸张,但也真切地反映出了一个家庭对孩子成长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常言“养不教,父之过”,在史书典籍中也有“孟母三迁”的教育故事,这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

  这种影响,并不是父母长辈所拥有的财富或是人脉权势导致的,而是父母长辈潜移默化中的一种性格品质的培养,也就是家风。读《中国家风》这本书,就如同与一位长者在一块儿,静静地听他述说一个个关于家风的动人故事。当我读到《父亲的遗言》时,我读懂了自力更生、自我奋斗是一种家风;当我读到《妈妈是家风》时,我读懂了宽厚待人、助人为乐是一种家风;当我读到《家中有善风自扬》时,我读懂了尊老爱幼、心存善念亦是一种家风......

  我不禁思索,我家的家风又是什么?我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在我小时候,总会看到爷爷带着老花镜拿着一本书读的很认真,后来爷爷眼睛看不见书上的字了,便会让我念给他听。而我的奶奶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却为家人操劳了一辈子,勤劳善良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将爱读书、乐意助人的特性传承到了我母亲身上,而后又传递给了我。我想,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在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听到父母教育自己子女“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站有站样坐有坐样”,“吃饭不能左挑右拣”,“看到长辈要有礼貌”.....

  仔细想来,这些通俗易懂的大俗话同样是家风的传递。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件小事,举手投足间,经过一代代的传递,就形成了一个家庭的传承。而一个人人格的起点恰恰是在家庭的传承中形成的,凭借着这些点滴传承,我们才能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不同文化高速融合传播的今天,直面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所作出的积极应对,坚守住内心的安宁和纯净。其实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就是很重视家风的,国有国威,家有家风。家风会影响社会风气,家风正,社会风气自然而然就正了。反过来国风也会影响家风,国家的风气好了,社会风气清了,能感染社会中的个体,进而影响他们的家风。正如《杂说“中国家风”》里谈及的“作为若大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细胞,家庭的风气、家庭的教养,小则是家传代继、香火延续之本,大则是国之兴废、民族盛衰之要。”

  可见,家风的意义不仅关乎个人与家族,更是一个古老民族能否延续辉煌的关键。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我们在好的家风的熏陶下,“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家风作文 篇8

  你们知道家风是什么吗?简单来说:家风体现的是一个家庭的面貌,是一个家庭中的良好习惯或品质。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和行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风是一个家庭必不可少的。

  我觉得每一个家庭,都应该会有良好的风貌。比如我的家,我家就有非常独特的家风体现。

  记得那是一个炎热夏天的下午。蝉趴在灰褐色的大树皮上,一个劲的喊着:“热死啦,热死啦……”,火辣辣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一切都突现的那样无精打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事先准备的剪刀和白纸,去向我敬爱的爷爷学习剪纸。走到爷爷工作室前,推开屋门,进入到爷爷平日里那神奇的工作室,轻声喊到:“爷爷,我来向你学习剪纸啦。”正在看书的爷爷,放下手中的书,说:“哦,你来了。”说着我来到爷爷身边。“喏,这里要剪一个三角形,这里是不断的,这里应该这样剪……,”身边传来爷爷轻柔,和蔼的教导。“咔嚓,咔嚓。”伴随着剪刀剪动纸张的声音,我终于完成了一个剪纸图形,“耶!爷爷,我剪好喽!”“剪的真不错啊!”我听了爷爷的夸奖,更加的兴奋不已,心里乐开了花。

  家风就是在身边的每一件事中体现和发扬,小小的一个对话,小小的一件事情,小小的一个微笑……,都是家风的继承。

  家风可以是无私奉献,可以是助人为乐,可以是孝敬长辈,可以是遵纪守法,也可以是行为举止。总之,家风是有各种形式的,不一样的家风是不同的时间段执行的。

  记得有一次吃晚餐,我一不留神,把一粒米饭掉到了地上,奶奶立即大声说道:“蒋丽丽,喏,那里有一粒米饭在地上,捡起来。”我很不情愿地走过去,捡起那粒米饭,放在桌上。一直到洗碗时,我才知道,就算是一粒小小的米饭,我们都不应该去浪费和小瞧,那也是多少汗水换来的劳动成果啊!

  别人看来,如此小小的,微不足道的事情,尽也是家风的一种体现和传承。

  这就是我的家风,还有很多很多,微小、细致、独特的家风。

家风作文 篇9

  妈妈说,每个孩子都像一粒种子,被风吹到哪里就在哪里安家了。我总是很庆幸,是哪阵风把我送到这里的,让我能够有如此滋润的一片土壤而茁壮成长。我的家虽没有丰厚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因为有父母的谆谆教诲、殷切叮咛,使我即使在寒冬,也倍感温暖。尤其感谢爸爸给我的好家风,它犹如洒满院子里的无声的春雨,润泽着我的心灵。

  记得刚学会说话的时候,我只能说简单的词语,诸如天、树、狗等等。父亲就带着我到处去,仰望天空时他对我说:“看,天空蓝得像宝石一样,白云在慵懒地睡觉呢。”在榕树下他对我说:“看,这是树,这是榕树,这是一株根须旺盛、像伞一样的榕树。”在小狗身边他对我说:“你瞧这只可爱的小狗,一身灰色的毛,一双惹人怜爱的眼睛,还有,你看,它在向你摇尾巴呢,它希望你去摸摸它。”在父亲的引领下,我的世界变得多彩生动了,它不再只是一些空洞而枯涩的词语了。我看到的苹果,不仅是一个圆形的水果,它是红通通的、全身皮肤润滑的、散发着清香、而吃起来又是那么甜美的果实;我看到的兰花,不再只是一朵小花,它是春姑娘送给我的礼物,它身姿婀娜,洁白的花朵散发着清香的气味。三年级以后,我从不怕写作文,我知道,这是因为小时候父亲培养了我良好的观察力。

  在老家的时候,邻里总夸我是一个乖孩子。因为我从不会乱丢一串钥匙,或者打破一个杯子;我走路总是很稳当,小心翼翼,几乎从未摔倒过;我喜欢安静,很少和其他孩子争抢东西,从小就会谦让。可父亲却忧心忡忡。他带我去公园看孩子们玩轮滑,让我感受喧闹的气氛,让我看看其他孩子是怎样摔倒了又爬起来继续再滑的;他带我去海边看海浪,慢慢地把我哄到海边,让我慢慢喜欢在尖叫中接受海浪的洗礼;他给我买了一部自行车,哪怕是推着它走,他也很高兴;他帮我在拉丁舞培训班里报了名,让我学会在奔放的音乐里展现自己。在父亲的引导下,我学会了轮滑,学会了骑自行车,在国家级、省级少儿拉丁舞比赛中取得很好的名次,我交到了许多好朋友,我有时更喜欢热闹的生活了,我不再是一个怕摔的孩子!我知道,我的收获远不止这些,父亲让我告别了往日的怯懦,学会了勇敢!

  父亲给我的好家风远不止这些,他培养我读书的习惯,他教我规划自己的人生,他的勤劳节俭也给我良好的示范。我知道,那颗偶然落在这里的种子未必能长成参天大树,但这些如春风化雨,如青灯明目的好家风一定会不断浸润我的心灵,一直烙印在我的心里,我的人生必将因为有了他们而迈向更高点。

【家风作文汇编九篇】相关文章:

1.家风作文汇编5篇

2.家风作文汇编五篇

3.关于家风作文(汇编15篇)

4.家风家训作文(汇编15篇)

5.家风的作文(汇编15篇)

6.精选家风作文汇编10篇

7.【实用】家风作文汇编5篇

8.家风家训作文汇编15篇

上一篇:家风的作文 下一篇:农家风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