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作文

2021-05-19 民俗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俗作文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俗作文 篇1

  我们江西风俗非常多样:有抓周啊,有守岁啊,还有祭拜天地……今天我就来介绍几样。

  一是我们江西特色饺子,我们每一次过除夕都要包各色各样的饺子,有绿豆饺子,有韭菜饺子,还有豆腐饺子,甚至还有辣椒饺子等让人目不暇接。让人吃了还想要再吃一口。在除夕的酒席上啊,必须要有鱼,有鱼了还不能吃。有人会问不吃干嘛呢?因为我们江西人把鱼留在桌子上表示年年有余,要是把鱼吃了那不成了年年没余了吗?

  二是抓周,抓周这个词大家可能没有听说过。抓周的意思就是慢一周岁的人都要抓周。先拿一个大一点的盆子,让那个小孩子坐上去,上面放上本子,玩具,计算机,一些东西。我们在门外打爆竹,那个小孩子开始抓,要是抓到本子那他长大以后肯定是一个学习非常好的人;要是抓到的是玩具他长大以后一定是非常贪玩的一个人;要是抓到计算机的话他长大的工作一定是计算机。让后我们趁他在抓的时候扔钱给他们,要是小孩子不拿钱的话,我们大人都把钱放到他的手上。因为我们都想要他长大以后做个有钱的人。

  三是祭拜天地,每次在过年的期间我们都要祭拜天地,让他们保佑我们可以全家安全一年里不会出事。我们要把猪头和一些吃的东西放在桌子上,拜天地这样可以全家幸福。

  我们江西还有很多风俗想要了解的话就到本地去了解吧!

民俗作文 篇2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随着歌声,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20xx龙年(是我的本命年哟)。今天有事大年初一,我们一家打算去拜年,这不,马上出发了!

  我们来到了小外婆家。一进门,外公和外婆就热情地款待我们,又是倒茶有事招呼我们坐下,我们呢,又是喝茶,又是说谢谢!可真是其乐融融啊!我们和外公外婆聊了会儿天,就拿出我们买来的礼物——敬酒和牛奶。我把礼物亲手送到外公外婆的手中,一串串祝福的话语就从我口中蹦了出来:“外公外婆祝你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寿比南山,年年有余!”他们听了可是乐开了怀,两只眼睛都眯成了缝说:“哎呀,你们送我们这么多好礼,又有着一个嘴巴这么甜的‘开心果’陪我们过年,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这样吧,晚饭在我们家吃吧。”我们也不客气地答应了。(毕竟又不是外人)

  我们在晚饭上举杯欢庆,这过大年的,我决定了,我一定要和所有人干杯!我一次的和所有人干了杯。这一夜多么难忘啊!我耳边又响起了动听的歌曲——难忘今宵,难忘今宵……

  愿你们也像我一样,讲礼仪!

民俗作文 篇3

  新年天晴朗,万里无云,草青青,水清清,小鸟也在枝头吟鸣,太阳带着多彩的灿烂东升。

  新的一年来了,我们一家都在忙着办年货,爸爸将春联贴好,春到福又到。妈妈忙得不得了,厨房做年糕。奶奶出去买青菜,让我们吃得饱饱的。我去买彩带,来装饰家里。

  等装完了家里,我们就出去放鞭炮了。我先点了一支魔术弹。“哧——”魔术弹喷出一个个彩色的流。“红的!”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黄的,绿的,蓝的......,”爸爸妈妈也不约而同地叫了起来。接着,爸爸又点了一根烟花,它喷出了五颜六色的火花,争芳斗艳,飞到了天空上,爸爸妈妈都笑出了眼泪,火光照亮了他们带皱纹的脸,他们有一颗不老的童心啊!

  零点的钟声敲响了,我们告别了——马年,迎来了——x年!

民俗作文 篇4

  我的家乡——宁乡,这个小县城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的西部,这里虽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众,但家乡的闪光点常吸引人们的关注。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习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习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特别是在农村里,杀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了,家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了。

  ……

  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为中国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民俗作文 篇5

  我的老家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大柘镇塘根村,那里的婚礼风俗习惯非常传统,近似于影视中的古代婚礼。

  新娘一到,新郎家就“噼里啪啦”燃起鞭炮.“呜里哇啦”吹响唢呐,热闹极了。吹唢呐的有七八个人,节奏欢快,铿锵有力,高亢明亮,那场面用语占真是无法形容;你看,从花轿里走下来一位大姐姐,接着一位老婆婆马上扶她走进大厅,新郎早已在那恭候多时啦。那老婆婆拿来一根红绸带,让新郎,新娘握在手中。司仪大喊一声“肃静”,整个大厅顿时鸦雀无声;司仪清了清嗓子,喊道:“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然后,旁人立刻端上来一盘食盐和一盆山石,寓意他们夫妻的婚姻海誓山盟。咦,这时大家的目光怎么都投向一个小男孩身上?原来那个小男孩正向新郎、新娘献I二两个红彤彤的鸡蛋,鸡蛋寓意早生贵子,这两个鸡蛋寄托了亲人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

  接下来该是敬茶的时候了,新郎、新娘端起伴娘托盘中香味浓郁的茶,走向父母,恭恭敬敬地把手中的茶敬给他们。父母高高兴兴地接过茶,一面细细地品味着,面从怀里掏出一个大红包递给新人,这又是长辈对他们和和睦睦、白头到老的衷心期盼。

  “送入洞房!”司仪大喊一声。顿时整个大厅人声鼎沸,新郎、新娘在众人的笑声中走向自己的快乐天地。房门前,摆放着两盆生机勃勃的石竹,寓这对新人的生活蒸蒸日I二、和和美美。窗户贴满了大大小小的喜字。床上的被褥,枕头焕然一新,希望这对新人在新的生活中能有更好的发展,在人生中再添一幅美丽的画卷。

  老家的婚礼习俗可真寓意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民俗作文 篇6

  我盼了好久的,终于盼来了火把节。今年的火把节是怎样的呢?一起去看看吧!

  在彝海公园里,天刚黑就已经准备要开始祭祀活动了,人们用最古老的钻木取火方式来点燃今年的圣火,太阳女举着火把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她们举高火把点燃了七星灯同时也点燃了火堆。七星灯被点燃后礼花也绽放了。渐渐的礼花形成了一个火堆的形状,仿佛在为彝族火把节的一切欢呼。在夜晚,人们围着大大小小的火堆,跳起了左脚舞。大大小小的炎堆挨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巨大的火龙在左右移动着跳舞,它好像在呼唤着人们,让人们一起来跳舞。听,音乐响起了,三弦弹起了,人们唱起来了,大伙欢快极了,小朋友们跳起来了。在这里人们围成了大大小小的圈子。这里管你认识不认识都拉着手并着肩,在一起舞蹈。这么隆重的场面当然也少下了我了,我左边拉着大姐姐右边拉着小弟弟,虽然下怎么会跳,但还是跟着节奏跳着、唱着。

  在桃源湖,音乐喷泉开始了。在喷泉里露虹灯亮着,把水花照得五彩缤纷。水花时快时慢、时粗时细。有时像小松鼠左蹦右跳,有时像小鹿在跑步,有时像兔子在和乌龟赛跑,还有时像小姑娘在翩翩起舞。

  火把节很快就结束了。我还没有玩够呢!我真希望一年有很多个火把节,这样我就看更多的精彩节目表演 。

民俗作文 篇7

  煮一壶陈皮茶,待香溢了满屋,指间萦绕着浓浓的陈皮香。眺望远方被青苔爬满了身子的开平碉楼,还未叹道岁月匆匆,只叫屋后聒噪声勾了神,原是到了天后诞的日子,便是到了抢花炮的日子。首炮意为“发财炮”,二则为“添丁炮”,末的唤“如意炮”。有些镇还留有天后庙,过去每逢天后神诞,都要演大戏和烧花炮,今仅剩后者了。只见各村参加者双掌分别染成绿、红诸色,好不热闹。

  若逢庆典,总有戏班子舞狮。家家户户便叫自家小孩上前去牵狮尾,追狮头。老人说,古代有奇兽,专门破坏民间农作物,须得通过舞狮吓跑它。那时恰逢除夕,是个良辰,后来便个个好日子都舞一次,象征着吉祥哩!小孩若是摸到了狮头,长大后便可能成为栋梁之才。

  茶盏再续,已是大年初二。小贩叫唤着“好生鲤,大生鲤,金银鲤……”待好一番焚香烧烛,还得携着活生生的鱼儿往驿前桥、募前桥的河边埠头,将其放生。其间趣味不大,孩子们也只跟着拱手,遂大人的愿儿祈神,求个平平安安,乖乖巧巧即可,心里眼里盼的都是放了鱼儿后的炒米、糖跟粉印饼。

  与这如出一辙的是二月二那天,有云“二月二,龙抬头。”若是道放生鲤,孩子们还有个零嘴儿当盼头,这天便是要死要活咯,因着老人道,这天得剪头发,将去年的不顺利通通赶跑,大人剪了心想事成,小孩剪了乖巧懂事。女娃娃则不乐意,这天便哭着闹着,倒也平添了几分热闹。

  茶凉之时,却已到了端午。老人家坐在河边,洗涤着手中的粽叶,嘴碎念念尽是些神神鬼鬼,“地母娘娘,龙母娘娘,保佑……”不同于北方,南方的粽子常是咸口的,轻咬一口已满是咸猪肉的香。再是端午糕,虽是为了祭祖用,却终入了小孩的口,松松甜甜,唇齿留香。

  侨乡新会,一个经得住品味的地方。还是那座庙,那条河,时代变了,人变了,可那些民俗仍在传承呐!

民俗作文 篇8

  关于跳大绳,是我们家过年必有的传统。

  不知道是谁定下的,也许是外婆,或是妈妈的外婆,总之,我们家就是有这个传统。

  我们之中,属妈妈最厉害,毕竟外公外婆年纪也大了,只能甩甩绳,计计数。我们家的绳是大红色的,外婆说,谁被打倒的次数多,谁就可以去灾辟邪,我被打倒好多次,好像鞭子抽在身上,火辣辣地疼。妈妈总是巧妙地避开,她总是跳很多,实在跳不动了才停下来。

  跳大绳,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是一个很好玩的游戏。

  第二次,是因为体育要测试,才又接触到了童年最喜欢的跳大绳。

  现在都不叫跳大绳了,而叫跳长绳,不过我还是喜欢叫跳大绳。

  那次风波,几乎每个人都买了长绳,我也不例外。每天中午,不管是烈日,还是寒风,我们都准时下楼跳大绳。这里的和我家的有些不一样,这里只有粉色,橘色,绿色,却绝没有大红,这里也没有去灾辟邪的作用,只有比谁跳得多,谁跳得好,我的心中有些失落。

  这已经是五上的事了,离现在好远,不过记忆还是挺深刻的。

  一年不跳了,今天,大课间,跳长绳。

  刚开跳那会儿挺默契的。王老加入了男生队,miss zeng加入我们女生队,有了老师的.加入,我们简直如虎添翼,没多久,就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对长绳的热情与喜爱更甚从前。

  但无论如何,我觉得,我家的跳大绳是最独特的。

  因为我家的绳是大红的。

民俗作文 篇9

  每当过年前夕,总会有一个浩荡的春运队伍,春运背后就是对亲人的思念。

  除夕下午,许多人都会回家扫墓,我很乐意这样去做,并不是我迷信或是想发财而是我认为扫墓代表着对已过世的人的一种尊敬和深深的思念,毕竟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他们为了我们现在这个家庭环境直接或间接的做出了很多贡献。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更不能说回家扫墓是迷信,因为它是一种传统。

  大年三十儿,郑州的夜晚显得更加热闹非凡,不时有礼花冲向天空炸出一朵朵灿烂的花朵,标志着新的一年将更加辉煌。爆满的饭店里洋溢着家庭的温馨,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吃着团圆饭坐在一起谈心说笑,就算是一向平淡的家庭这时候也会变得热闹起来,高兴起来。那些为大年三十从远方赶回来的人们全然没有了买票时的焦虑心情和忙碌,没有了列车上拥挤的烦躁和疲惫此刻只剩下高兴和久别重逢的激动。大年三十团圆饭让家人陪伴在身边,沟通无阻亲情更浓,大年三十传递着对亲人的想念。

  过年了,当然要放鞭炮。瞧!我们院里就有不少人买了几米长的鞭炮,霹雳啪啦鞭炮在空地中炸开了花。大人们在远处笑,孩子们又蹦又跳,充满了喜庆。鞭炮炸出了新年的欢乐,炸出了来年的希望,那一片片红纸屑表达着对家庭的责任。关于过年放鞭炮还有一个故事想必大家都有了解,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怪物叫年,他总是在春节时到人家里抢东西吃,害得人苦不堪言,人们为了保护家庭想出了各种方法对付年后来发现年很怕红色和响声就做出了炮竹吓走年。

  逛庙会也是一项非常好玩的事情,那里有马戏表演和锣鼓乐队,演员们骑着固定好的自行车在细长的钢丝绳上如同飞檐走壁般轻盈的划过;还有各式各样的灯笼挂满树枝,一条条谜语显现其中,勾起人们无穷的兴趣最妙的是想出答案的一瞬间使人欢呼雀跃。毛笔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庙会上摆满了各种字体的诗词,有的苍劲有力,有的潇洒清秀,有的端庄雄伟,结构严谨,美不胜收。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民俗,每个民俗都有一定的寓意都很有趣。他们是我们郑州我们祖国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多重视。

【【必备】民俗作文九篇】相关文章:

1.【必备】民俗作文三篇

2.【必备】民俗作文5篇

3.【必备】民俗作文6篇

4.【必备】民俗作文10篇

5.【必备】民俗作文六篇

6.【必备】民俗作文7篇

7.【必备】民俗作文4篇

8.【必备】民俗作文八篇

9.【必备】民俗作文8篇

上一篇:民俗文化作文 下一篇:民俗文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