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作文

2021-03-01 民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民俗作文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民俗作文 篇1

  一弯新月升起了,淡淡的月光,繁星满天,忽明忽暗,夜风吹在脸上凉凉的。传来一股清香,那香,诱人,往东边一瞧,是柚子树传来的香味,那香,在空气中酝酿着,带些青草味,闻后使人头脑醒目。

  每逢年三十,便是这香味最浓之时,而这,也是因为那民俗。

  每每年三十晚,我们家总要用柚子叶水冲凉,而它,也是有讲究的。

  1、必用自家种的柚子叶八片;

  2、必须自己在外摆锅架铁烧水;

  3、烧火必用荔枝柴;

  4、荔枝柴必须自己上山拾回来。

  想到这,忽然记起来,荔枝柴还没有上山拾,可现在已到傍晚,天色已晚,但凭爸爸的一句话:这柴,必须去拾,就算再黑也不可以坏了民俗。于是我就跟爸爸上山拾柴了。

  刚入山,那黑漆漆的一片,让我提心吊胆,再加上山上还有许多虫子,爸爸让我在这等,可我担心爸爸,便随爸爸一起上山了,虽然我知道爸爸可以保护我,但心还是乱如麻,背冒一身冷汗。吱咔呀!吓死我了,不过还算有惊无险,是一个树枝。

  很快,我们便走到了山里头,这里面的树叶密密麻麻的,连月光都射不进来,这时,我才感觉到了原来眼前还有一束光,那是手电筒发出来的,这一束光,照亮了黑暗,犹如照亮了整片树林,温暖着我的心。很快,我们便拾够了荔枝柴,便马上赶回了家。

  而那一身冷汗,也随着火焰的燃烧而消失。

  在家里,妈妈摘下八片柚子叶,而柚子叶:长为爱心形,一片叶子有两个爱心。而八片叶子,寓意为:大吉大利,心心相印。

  由于晚上的荔枝柴有点湿,所以要用火热一下后,便可以使用了,那荔枝柴烧出的缕缕炊烟,缓升上空,而那炊烟,承载的是祖祖代代们的爱。

  很快,柚子叶,已从青而泛黄,水也开了。月光,繁星,为祖先们寻找回家的路。

  打了水,回到洗手间里,满是油子叶的清香,沐浴着,迎来新的一年,获得成长,不再为过去而烦恼,只为现在的幸福而骄傲。

  一轮新月是一艘小船,承载着我们大大小小的爱,还有传承(无论什么困难,都不得已阻挠。)

  淡淡的月光,在繁星的衬托下,更加耀眼,夜风是暖的,而这样的习俗,定会得到传承,永不遗失。

民俗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爸爸妈妈总要带我来到外婆家过节。一进门,我就看到了外婆家桌子上放了好多包好的粽子。

  看到外婆包的粽子好漂亮,我顿时新血来潮,自告奋勇地跟外婆说:“外婆,我可以帮你包粽子吗?”外婆开心地说:“好的,当然可以了。”

  说干就干,我洗了个手,跑到外婆身旁,先看外婆是怎么包的。只见桌子上有好几种馅料,有红豆,红枣,还我最爱的鲜肉馅料,看了都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拿起两张用水浸泡过的粽叶,放在手上转了几圈,粽叶就变成了一个三角形圆筒的形状,只见外婆用勺子放了一大勺糯米拌好的馅料,然后用手按平整,再把多余的粽叶给它包起来,最后用绳子给它系起来,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出来了。我也开始学外婆放糯米了,可是放了好多却总是放不满,这是怎么回事?我纳闷的看看外婆,外婆正在看着我笑呢,外婆说:“小冕,你看你的粽叶下面有一个洞一直在漏糯米呢。”我一看,原来我把下面口子没叠紧,所以糯米有些漏了出来。唉,我真是个马大哈,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外婆又教我怎样才能把粽叶包紧一点,再装米进去,最后再把绳子系好。我按照外婆交的方法包了好几个粽子,虽然粽子形状怪异,但我却很开心,因为我终于学会了包粽子。

  粽子包好后,外婆把粽子放入锅里开始煮了,我们耐心地等待着。过了好一会,空气中弥漫着迷人的粽子香味。粽子熟了,我迫不及待地让外婆赶紧把我包的粽子捞出锅,虽然有些已经裂开糯米也冒了出来,但丝毫不影响它的美味,我一下子吃了好几个。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家乡众多风俗中的一种,我的家乡还有好多别的风俗,这里我就不一一道来了,愿我的家乡越来越好!

民俗作文 篇3

  今天,我和妈妈还有朋友们一起来到我的外婆家——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河上镇东山镇。参加这里一年一度的年糕节。

  来到村内我看到好些人背着背马纸罗伞,妈妈说这土话叫做“背马灯”。于是我和伙伴们打算各自挑选一个背起来。“哇”我不禁叫了出来,它好重,完全不是我能背起来的重量,我铆足劲也只能抬起一小点,我只能靠着后面叔叔的帮助下将这马灯完完全全背起来。

  没过多久,在妈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金氏家庙,因为有人在里面搡年糕。我扭着头四处张望,我看见了许多搡年糕的工具,有碾子、石磨、捣臼,以及一大堆我叫不出名字的器具,让我们大开眼界。这时一旁的师傅邀请我们去参观如何搡年糕,只见师傅先将米粉掺水,然后放至蒸笼里去蒸。这烧火也是有大名堂的,师傅一直在火堆旁边仔细观察着,时不时加把柴,又时不时地拿出几块木柴,减小火候。没过多久,终于蒸好了,师傅将蒸笼中的米粉倒到捣臼之中,接下来就是重头戏,搡年糕了!

  “嘭,嘭,嘭”只听见身旁发出十分巨大的声响,我和小伙伴定睛一看,只见一位师傅正在用大木锤捶打着年糕,而旁边还有一名师傅还时不时地给年糕翻翻身,仿佛它在做一个美美的按摩。

  随着时间的流逝,年糕也在一锤锤中华丽变身,变得光滑白嫩,不再是之前那个“毛头小子”的样子。现在的它就是一名公主!师傅可能是觉得差不多了,将年糕从捣臼中取出,顺便掰下几块分给了我们。我摸着手中暖呼呼的年糕,小心翼翼地咬下去,美味,我的脑海中只有这么一个词来形容它,同时感觉心里也暖洋洋的,很温暖。

  我们都拿着手中的年糕,奔向我们的爸爸妈妈,因为我们想让这份温暖也同样传递给爸爸妈妈,也让他们尝尝这美味的年糕!

民俗作文 篇4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一间民俗精品屋,主要了解了解旗袍。当然,精品介绍人员就是在飞飞旅行社当导游的我啦!大家可以叫我小刘。就是我来带领大家参观,好了,话不多讲,开始参观吧!”

  来到精品屋内,许多琳琅满目的精品映入眼帘,我一下子看到了一件蓝底白花的旗袍。“旅客朋友们,快来快来!旗袍在这呢!据我了解,旗袍可是满族的传统服饰呢,是二十世纪初由民国服饰设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清代年间的旗袍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腆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等都是常用的题材!”

  “大家看看这个旗袍,可能还不知的旗袍的历史呢,其实旗袍原是民国时期的妇女时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所以称为‘旗袍’。接着,民国在30年代和40年代都是旗袍的黄金时代,这使得旗袍进入了国际服装大家族!嗯……用现在的话来说,它已经‘国际化和现代化了’。在三十年代中期发,袍底落地遮住双脚,俗称为‘扫地旗袍’。哈哈!听我讲了这些,是不是对旗袍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呢?”我自豪地向游客们介绍着旗袍。

  “原来旗袍有这么多的历史呢!”一位旅客受益匪浅的说道。

  “对了对了,还忘了告诉大家:旗袍还有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呢!——京派与海派。海派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当然,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喽!”

  “ok!介绍完毕,我的工作也做完了,经过这次的讲解,我相信大家一定对旗袍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没错!旗袍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加之可欣赏度比较高,因而富有一定收藏价值哦!”

民俗作文 篇5

  “一步迈进历史,一日游遍中国”这句华丽的标语不仅点出了锦绣中华。民俗村的好玩吸引人,更增添它的了神秘。其实锦绣中华。民俗村是反映中国的历史,文化,艺术的主题公园,深圳因为有了它的点缀而显得更有文化气息。

  今天,我来到了这个历史圣地—锦绣中华。民俗村。进入锦绣中华·民俗村后,一条笔直的楼梯出现在我的眼前,楼梯上还有着两条可爱的金黄色长龙,我顺着楼梯走了下去,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开阔的广场,我被各种形形色色造型奇特的房子惊呆了。

  首先,我们看了大型原创实景历史剧《金戈王朝》,雄浑的钟声带我们回到四百多年前的万历年间,因倍受惨孽统治,辽东地区满族英雄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建州,以区区四万军队和无畏气概迎战数倍于他的朝廷四十七万大军,在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里,在兵临城下的紧要关头,在铁背山前的萨尔浒河畔,打响了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壮烈之争。。。。。。看了这部这么震撼的大型原创实景历史剧《金戈王朝》,不禁被那马背上民族的豪迈与雄风感染了,好像自己也亲身经历过这一场惊心动魄,逼真壮阔的历史战争!

  然后,我们看到了西藏的布达拉宫,走进去,又依次看到了:广西的象鼻山,北京的故宫,颐和园,云南的石林,西安的秦兵马俑……,看得我眼花缭乱,每一个景色都栩栩如生,淋漓尽致。看了这么多,我仿佛在全国各地都走了一遍。

  看完了许多名胜古迹后,弟弟突然说:“我刚刚看见有泼水玩,我也想去。”姨妈听了,立马带我们来到了举行傣族泼水节的地方,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用来泼去各自的霉运,在这个地方,只要你不怕弄湿衣服,就可以和傣族人民一起感受傣族风情。弟弟迫不及待的想去玩,可我们又没带换洗的衣服,这可怎么办啊?弟弟好像看出了我心里所想的,说“姐姐,那边有卖雨衣和水盆的,只要六十元,雨衣45,水盆15。有了雨衣就不怕弄湿衣服了,有了水盆,就可以尽情地泼他们了。”一边是昂贵的泼水必需品,一边是弟弟苦苦哀求的眼神,我也不知如何是好,便把目光投向了姨妈,姨妈说:“没关系,买吧!”于是他们在喷水处装满一盆水,就开始泼了.大家泼完了一盆又一盆.不一会儿,弟弟就变成了穿着雨衣的落汤鸡,当然,谁也不例外.大家都玩得兴高采烈的!

  天渐渐地黑了,我们也该回家了,我感到这一天的旅程太棒了!锦绣中华·民俗村让我见识许多东西,了解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走遍了中国的名山大村。朋友,如果你来到深圳,可千万别错过这么好的地方!

【【必备】民俗作文5篇】相关文章:

1.【必备】民俗作文三篇

2.【必备】民俗作文3篇

3.【必备】民俗作文4篇

4.【必备】民俗作文四篇

5.【必备】民俗作文九篇

6.【必备】民俗作文9篇

7.【必备】民俗作文6篇

8.【必备】民俗作文10篇

上一篇:民俗作文 下一篇:民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