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是一篇充满趣味的童话散文,作品通过讲述细心的河马大叔依据动物们不同的特点来建造相对应的小桥,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创设了一幅有趣而优美的意境,适合幼儿学习和欣赏。散文作者借助不同的动词来表现小动物们的特点,以一种有趣的方式表现了事物间的联系,同时也歌颂了小动物们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幼儿可以通过欣赏散文内容感受河马大叔在生活中愿意帮助同伴、乐于助人这一良好品质,体验助人的乐趣。散文内容不仅富有趣味还具有戏剧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幼儿想要解决冲突的愿望,并发展出具有意义的情节。强烈且富有表现力的戏剧冲突,能够表现人物或事件之间的矛盾,也更便于幼儿理解散文内容,大胆表达表现。在引导幼儿大胆用语言动作表达对散文内容的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也可尝试用散文的句式进行小结,为后续散文仿编奠定基础。
活动目标
1.回忆散文内容,根据散文内容进行拓展想象。
2.尝试用动作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活动准备
1.长藤、竹竿、木桩、木板桥贴纸。
2.图片梳理表。
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回忆散文内容,为后续活动奠定基础。(回忆第一次活动时学习的内容)
师生共同朗诵散文,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散文中的人物形象。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受散文中的情感。
提问:小动物们为什么要谢谢河马大叔呢?
(通过交流,引导幼儿发现河马大叔乐于助人,小动物们互帮互助的情感,并且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感受及想法。)
2.根据散文线索进行拓展想象,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丰富表演经验,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拓展散文人物。
提问:你想扮演哪些小动物来过桥?要走哪座小桥?
同伴间交流。
(同伴间的交流能够帮助幼儿确立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
配乐表演。
用音乐表演的方式介绍自己,并用适宜的动作表现人物的形象特点。
(道具以及头饰、音乐等的运用创设了表演的情境,如欢快清脆的配乐、低沉较慢的配乐等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角色,树立角色意识。)
3.对幼儿的表演进行整理,并用散文的句式进行小结,为后续散文仿编奠定基础。
引导幼儿模仿不同的小动物走不同的桥,感受散文的`有趣。
(在模仿的过程中幼儿也愿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演散文以外的小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过小桥的场景,有的扮演小蚂蚁走长藤桥,有的扮演小白兔走木桩桥,有的扮演笨重的大狗熊走木板桥……有一位小朋友要表演小蛇过桥,他选择了细细软软的长藤桥,所有小朋友都觉得长藤桥太细了不适合长长的蛇,但是这丝毫没有动摇“小蛇”走长藤桥的想法,只见他思考了一下,趴在地上,两只手举过头顶合成蛇头的样子一卷一卷的,然后蜷缩着慢慢爬了过去。我问他:“小蛇是怎么过的桥?”他说:“小蛇用身体缠绕着长藤,就这样绕住爬就不会掉下去了。”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能够利用合适的道具发散思维,解决问题。)
运用梳理表、卡通图片帮助幼儿记录仿编的内容,引导幼儿用散文的句式描述。
(教师在标有四种不同小桥的梳理表上,分别粘贴幼儿扮演的动物,记录幼儿模仿的场景,再和幼儿一起用散文中的话来说。例如,河马大叔为什么在小河上扯起一条长藤呢?噢,它为小蛇架了一座桥。缠呀,缠呀,小蛇过了河。河马大叔为什么在小河上搭起一根长竹竿呢?噢,它为小猫架了一座桥。走呀,走呀,小猫过了河……所有仿编的内容都是小朋友们表演过的,都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自然而然能够吸引他们,让他们记忆深刻。)
4.自然结束。
附
小桥
河马大叔为什么在小河上扯起一条长藤呢?
噢,它为蜗牛兄弟架了一座小桥。
爬呀,爬呀,蜗牛兄弟过了河。
河马大叔为什么在小河上搭起一根长竹竿呢?
噢,它为老鼠夫妻架了一座小桥。
走呀,走呀,老鼠夫妻过了河。
河马大叔为什么在河里打了四根木桩呢?
噢,它为小猴姐妹架了一座桥。
一跳,再跳,小猴姐妹过了河。
山羊爷爷和山羊奶奶来了。“过不去,过不去!”它们说。
河马大叔正要想办法,小猴说:“我来!”
小猴在木桩上钉了木板,为山羊爷爷和山羊奶奶架了一座小桥。
“谢谢!谢谢!”山羊爷爷和山羊奶奶过了河。
【中班语言活动散文《小桥》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散文诗教案《捉迷藏》04-19
大班语言散文《落叶》教案04-06
大班语言散文诗—落叶教案04-01
门前的小桥05-02
中班语言猜谜语蔬菜07-13
中班诗歌《家》教案08-24
童年小桥作文800字03-27
家乡的小桥作文【推荐】04-28
家乡的小桥作文【荐】04-27
【荐】家乡的小桥作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