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歌吧,诗歌是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学体裁。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歌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歌作文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歌作文 篇1
落叶,是秋天的使者。
当微风吹落了叶子,它已成为使者。它的经过,是在告诉所有人,秋天已经来临!它穿过山岗,告诉枫叶,秋天已经来临。枫叶换上美丽的红裙子,让人们赞美和愉悦;它穿过树林,告诉小动物们,秋天已经来临。小动物们,忙碌采摘水果,准备做一冬天的美梦;它穿过田野,告诉农民伯伯,秋天已经来临。高粱笑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棉花穿上了白棉袄,它们表明,秋天已经来到!
落叶,是大自然的礼物。
落叶随风飞,它已成为生活中的惊喜。它像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欢快地在空中跳舞,给人们了信心。它飞呀飞呀,落到了校园,它可真是美丽,成为了小朋友们、大自然的书签。听,它发出美妙的歌声,宣告大自然的美!当它们全部飞落至地时,又成为了秋天的地毯,表明了大自然的神奇。它们证明,它们是大自然最好的礼物。
落叶,是秋天最美的花。
梧桐树,有的黄,有的绿,有的黄中带绿,有的却已经凋零,但是它们是秋天最美的作品。枫叶,有的红得似火,有的黄得如金。一眼望去,一片火海。同时,它们的飘落宛如火红的蝴蝶,又像优雅的公主在华丽地跳舞。“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它们是秋天最美的花!
落叶,是饱含深情的。
它们与树妈妈相伴春、夏,如今告别,是对它们最大的挑战。当它们被风吹得远离母亲时,它们总有点依依不舍。它们怀念以前,如今它们要各奔东西,完成自己的使命。但就算困难再大,它们也不忘母亲的教育之恩,有些成为肥料,来回报母亲,它们是怀旧的,有回报之心的!
落叶是秋天的象征。落叶真美,秋意正浓。
诗歌作文 篇2
成长岁月里,诗歌无处不在。
诗歌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读着这些诗,让我仿佛看到了四季秀美的风光,不禁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还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记忆中最早的一首诗是《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知道多少次吃饭时,妈妈告诉我粮食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在一次阅读课上,我学习了古诗《明日歌》与《今日歌》,诗词中多次提到“明日”和“今日”,反复告诫我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时间,才能有所作为。而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使我懂得了父母抚养我们的辛苦,让我们懂得长大后要尽孝回报……
诗歌,历史的沉淀,文化的精华。我爱诗歌,愿诗歌与我同行!
诗歌作文 篇3
品读鳌江
慢慢来到源头,顺溪古镇
唱起儿时的歌谣,阅尽你的前世今生
参天古树,斑驳石桥,古老小街
演绎成一场场童真的寓言
无不弥漫着千秋的历史的风情
清晨,朝阳穿越层层薄雾
映射,参差的飞檐
缥缈如仙境
傍晚,一抹炊烟
在晚霞的抚慰下
你,厚重老成的性格与铿锵有力的情怀
如影随行
低头,仔细清点青石条上的遗迹
抚摸,微微泛黄的石头墙
凝望,青青的瓦松
把过去的日子
抒写在,一砖一瓦上
寄情于,一草一木中
不经意间,留下
一段,春秋故事
一幕,沧桑心事
一则,美妙传说
淘洗,沧桑岁月
悠闲的居民
行走的竹戈船
被一层层地剥落开来
离不开,油盐酱醋茶
展现,古镇人
平和坦诚,知足与安宁
诗歌作文 篇4
在一个安静的早晨,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诗歌朗诵的比赛,比赛进行的非常激烈,如果你不信,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瞧!212班的诗歌朗诵多棒啊!不仅动作整齐,而且一个个蓝衣天使声音多么哄亮。217班的诗歌朗诵也很棒呢,主持人适当的调整声音;后面的“帮帮团”也很给力呢,一个个都面红耳赤了。
不一会儿,就要到我们班了。我们怀着紧张的心,生怕脱了全班后腿。我们站好位置,望着评委,认真地朗读起来,由于太激动,我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随着贺嘉熙的第一句开头,我用尽全身的力量使在了嘴上,一句接一句,我越来越有劲,越来越有气势。这时,我的小宇宙终于爆发了,我心中顿时充满百分之百的力量。我开起爆发性朗读了,其他同学也和我一样,把自己内心的力量展现给大家看。在大家一同努力下,我们以洪亮的声音结束了这场比赛。
最终,我们得了二等奖“万岁!”。
诗歌作文 篇5
小时候,家里书柜里有这么一本书:深蓝色的封面如同深邃的夜空,几个烫金大字如星光一样闪耀。每当阳光洒落玻璃窗,坠落在这本书上时,它都在熠熠生辉。
我曾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怀着好奇,从书柜上斑驳的光影间取出这本书,打开来,细细打量了一番。可惜,那时的我还小,没有发现其中的美妙。
后来,一次次在书柜前徘徊,阅读,却从未打开过这本书。初三了,每天各种课程、作业、测验让人目不暇接,你得使出浑身解数,才能招架这迎面而来的层层巨浪。从今天开始,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一本《泰戈尔诗集》,每天读10分钟的诗。这是一项语文作业。我从作业堆里抬起头,疑惑地望着李老师。什么?每天读诗歌!在作业都写不完的紧张日子里?我叹口气,继续把头埋进作业里。
回到家,继续写作业,不知过了多久,妈妈说:不要写了,休息十分钟吧。十分钟,十分钟可以写一篇英语阅读,十分钟可以解一道数学题,十分钟可以默写一组化学方程式,十分钟可以读几首诗。好吧,用这十分钟完成一项语文作业,也许不错。
我走到书柜前,第二层第三格左边第六本《飞鸟集》,像对老朋友一样的熟悉,真奇怪。打开第一页,朗读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夏去秋来,秋去冬来,冬去春来,春去夏又来,周而复始,什么在不变,什么在变化,什么在流逝,什么在停下。多么美的文字!继续读,那是多么美的世界啊:阳光在绿叶中游戏,露珠在荷叶上歌唱,向日葵在阳光下淡淡笑,金色花在树枝上摇曳还未合上书本,我已被那花香带入了梦境,梦中,鸟儿成了云,云儿成了鸟,花儿成了金果。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灯火阑珊,我依依不舍地合上书,明天再读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老师什么时候讲泰戈尔的诗呢?终于到了那节语文课,连上课的铃声似乎都有了些诗意。同学们,让我们先来读诗吧。李老师的声音比往常轻柔了许多,像在呵护着什么似的。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经等待得久了李老师深深地吸了口气,郑重地吐出每个字音,停顿,朗读,声音低沉,继而上扬。他是那样地陶醉,似乎在诗歌里徜徉;而我们,在聆听、在想象、在思考,李老师的朗读把我们带到了诗歌里。
同学们,你们也能写出这样的诗,你们相信吗?大家都将信将疑,心想怎么可能。李老师神秘一笑,点开一张幻灯片大家脸上露出了笑意。这是泰戈尔诗中的物象,请同学们拟定一个主题,选几个物象,加以组合,写一首你自己的小诗。哦同学们似乎个个胸有成竹,迫不及待地拿出纸笔。刷刷刷的写字声营造出又一个美好的意境。我在纸下写下了这些句子:
黄昏的暖光温润了冷雨
雨珠一跃而起
坠落在灯上
又带着灯的光
滑入大海中
成为海中的星星
这个时候,大家不愿抬头,不愿说话。晨雀的歌声唱走了疲惫,月光的静谧驱走了浮躁。连下课铃也不愿打搅这诗的课堂,铃声小得如同茉莉花和雨珠的微语。一节语文课很快就结束了,但李老师带领我们的诗歌之旅才刚刚启程。
诗歌作文 篇6
初夏时节,取得贵州著名诗人李发模老师之允,经儿童诗人郭思思的邀约,笔者和贵州诗人卡西、童绥福、刘功明、苏卫、孔红、刘喻,以及诗歌评论家向笔群等,一同前往遵义绥阳,拜访著名诗人贺敬之老人。
贺老一生以超凡的艺术,创造着中国多个文艺大家之最。让人最难忘的有红色经典《白毛女》,脍炙人口的作品《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歌》《西去列车的窗口》《中国的十月》等。不仅留下了无数精神食粮,也为国人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奉献了无数经典的文化精髓。
革命老区遵义绥阳,是一个风光迤逦的县城。也是红色文化流传,贵州文化人才辈出的地方,走进这片土地,就有一种亲近感和相识感。
作为一个80零版年轻人,感觉对这次走进贺老而自豪。因为从小就看贺老的作品长大,可以说耳濡目染对贺老的崇敬之情无以言表。很多次都想要是真有机会走进这样的大家,心中一定会由生无数崇敬之情,不仅感谢贵州诗友们的真情,也要感谢诗歌这块艺术的纯真。
笔者很爱文学,一直以来都只是一个爱好者,从来就没有放弃对文学艺术的追求。虽然只是一个局外人,但也不忘品读,随时陪着如贺老一样入心入肺提升心灵品质的作品。这是我们后人的福气,也是前人为我们铺设的文学路径。这一次亲自感受贺老大家,当然是期待的,也是难忘的。
在去绥阳之前,儿童诗人郭思思就在微信上给予了私信。似乎不是文学的联系,就没有这样一种真情,或者说,是郭思思的一种厚爱。绥阳算不上是贵州的名山名水,但诗歌之乡的牌子,必然有其贺老光顾的意义。
一提到红色文化,人们自然就会想到遵义,想到遵义,就会想到“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著名红色典籍。每个中国人,或许都不会忘记这些历史,更不会忘记过去革命艰辛的路上,在贵州留下的足迹。
进入91岁高龄的贺老,或许更对这个地方倍加热情。所以,来到遵义,贺老不仅思考,而且用一生的艺术才华,为这片热土,增添了不少的光辉。来到贵州遵义,贺老没有在繁华的遵义市区住,也没有在“诗乡绥阳”县城,而是去到了绥阳一个叫做“双洞河”的开发景区。
初夏的中午,这里没有和煦的阳光,也没有感动的人流车影。有的只有自然的清新,还有贵州独有的生态美景。来到贺老下榻的客栈,一种祥和的气氛,热情激动的感觉。因为午休,我们就和李发模老师一起坐在客栈的池塘边闲趣。看着周围的群山,想起即将与贺老的见面,大家都情绪激扬,心绪难抑。
对于贺老的熟悉,应该说,是很小,大约20多年前,贺老走进我们学习的语文课本,那时偶有感觉老人的影响,以及老人在文学上的重要意义。无限的崇拜或许就在幼时的心里萌生。
或许是因为环境,也或许是因为诗歌的缘分。20xx年6月,贵州儿童诗人郭思思突然给笔者看了贵州诗人协会的题词,告诉我“贵州诗人协会”这几个字就是贺老所提之时,突然地感觉,就有一种未来说不定真会和这老人见上一面的感觉。
没想到,两年之后的这个初夏,真的就和老人相遇了,甚至走得那么近,还有老人谆谆教诲的零距离。
有人说见名家很难,其实,我想说,见什么人也都需要缘分。缘分真的会促成世界相连一起,或者是一种安排,也或许需要一些偶遇。比如我们一行与贺老相见一样,就是这样的顺其自然,也是这样的相映成趣。可有一个东西不能少,那就是艺术,那就是诗歌。
就在见面的这一天,贺老听说我们一行人等候。他就责怪秘书应该早点叫他起来,不要让我们久等了。来到他房间,开始是疑惑,然后是感动。91岁高龄的贺老坐在沙发上,他不仅勉强站起来,还步履蹒跚的走到门口相迎。或许就是他的这个动作,让我们久久不能平静。他老人家不仅精神矍铄,而且依然思维敏锐,第一句话就是“你们久等了。”这是一种感动,也是一种接纳,更是一种胸襟。
我们大家都坐定之后,谦逊的贺老始终笑容满面对着我们,而且似乎等待着我们的“有求必应”。我们有呈上贺老的佳作旧时版本的,有为贺老朗诵或许他都忘记诗歌的。听得入神,笑容满面的贺老,始终一副认真的样子。
听完大家的客套,他没有厌倦,也没有提醒。相反,还是在大家的要求下,他才说,“贵州是诗歌大省,18年前来过贵州,感觉贵州这些年的变化很是欣慰。贵州的诗歌,未来一定会发展无限,前途光明。诗歌主要是和土地有关系,贵州是一片热土,一定会孕育出很多美丽的诗歌。”之后,他又一一的听着大家的侃侃而谈。
当然,面对着贺老,或许大家早已把很多要求忘记。只要能说的,大家都争着交流,每个人也都用饱满的热情,真实的表达,叙述着对诗歌的热爱。
他说,土地与诗歌,就是一种感情。在过去,他曾经为绥阳提过一回笔,两句话“乡有诗,方为诗乡,诗有乡,始具诗魂”。这句题词,大家也早就熟悉在胸,但亲自让贺老解读出来,或许意义又更上了一种深度。
相谈甚欢,不觉也是一个多小时,为了贺老的健康。大家在保健医生和秘书的要求下,也不得不结束了和贺老的接触。贺老不仅是一个胸怀博大的老人,还是一个淳朴、真实的著名诗人。他对土地的热爱,就像他对诗歌的热爱一样。谈话中,他无数次提到诗歌与土地的关系。或许这就是诗歌的真正意义,也是贺老几十年来人生的阅历,也是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自己的人生、对诗歌最核心的总结。
如今,诗歌发展的绥阳,真的就与贺老这两句名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但愿贵州的诗歌能够在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能够走进贺老,或许是我们一生的满足,也是对这位奠定中国无数文艺之最的老人无数年来的崇敬,也希望老人的要求,也能够在贵州这片热土上,找到一些土地与诗歌的意义。
诗歌作文 篇7
也许,我这辈子都不会想到我会写诗。以前,我一直觉得诗歌应该是诗人啊作家啊才写,哪轮得到我们这些学生呢?升入大同,升入“诗之校”,我才与诗歌打得火热起来。
记得第一次面对老师交给写诗的任务时,我着实吃了一惊,但很快不以为然起来,写诗嘛,听起来挺简单的,应该没什么难度吧。可真正写起来,才理解什么叫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在毫无头绪下写的诗,立马被老师给挑出了诸多错误。那时,我想,是不是自己没这方面细胞啊。后来,一次次地写,才知道方法很重要。
写诗和写作文有相似之处,都需要很棒的灵感!可上天丝毫不给我面子,灵感这种东西不是说来就来的,是需要一件事能触动你的心。有一次写诗时,我一点思绪都没有,更别说灵感了!突然,我发觉电脑桌面的壁纸不够漂亮,想换一种,便打开了搜狗壁纸。看着看着,一张日落的'图吸引了我,画面很美,让我联想到了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多少让人有些伤感。就在这时,灵感就蹦跶到了我的脑海里,那种提笔就写而且很顺畅的感觉真正让我明白了灵感的重要性。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如果你想写某种事物,就一定要仔细观察它,并且要调查清楚它的一些习性。一次语文课上,老师布置我们写关于爬山虎的诗。这可让我犯了难,我在平时没有注意盘在墙上的那抹绿,所以无从下笔。为了完成任务,我开始研究爬山虎的伟大。经过了解,我知道了它的习性,当寒冷的冬天过去时,爬山虎最先冒嫩芽的地方是它的最顶端,而最后一个回归绿色的是它的开头部分。这真是一种聪明的植物啊,这样的习惯不仅能使全部枝叶回归绿色,还能凭借冒出的一点点嫩芽,一点一点地长,直至爬满整堵墙,这不就是很好的写诗素材吗!看来搞清事物的习性对写诗是绝对有好处的。
与诗相处,我已从不懂诗的人变成诗歌爱好者,这真是突飞猛进啊!与诗相识,快乐,享受!我会沿着这条诗路走下去哦。
诗歌作文 篇8
本想找个清醒的时间来约见顾城,受“晓说”的影响,突然想去图书馆寻找他的存在。或许他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以至于我无法在罗列满蛛网与尘埃的书橱上瞻仰到诗人最初的遗容。
作为一个诗歌的追寻者,或许更多时间自己是在进行一种狂热的追逐。可是生活总是这般喜欢玩耍。诗人走过之后,很难在人民的海洋里寻找到继以往昔的影子与波浪。我想找到一个神似的都是那般困难。诗人离开的年代,我还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半语子。心里想着,如果我可以早临人世几年与之同时代该多好。即便如此,我在山沟沟里,而诗人远在新西兰。
也许我的生存环境也算得上是激流,但这绝不会像诗人夫妇所在的激流岛那般以此称道来得实在。树丛里的小屋是诗人夫妇存在的寓所。晓松只是做了片刻的停留,便匆然飘过,没有调头。一是当地人忌讳死了人的屋子;二是有精神的上等人是不希望反复打扰仰慕者安息的。看一眼已经足够,看一眼便可以记在心里,就是一个心愿嘛。树丛里婆娑的屋影已经连同来时的路印刻在每一个慕名而来的人的脑海里,而且他不会被任何繁杂的记忆所湮灭。因为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用它寻找光明。
激流岛上的居民一直以这里曾经生活过一位伟大的诗人而自豪。岛上的每个出租车司机会认真的记录下几句英文版的顾城诗歌并为慕名而来的乘客朗诵。这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一种荣誉。而当同样的人物出现在以马列主义继承者的国家,他也会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别人要问可以换几个钱的买卖,没有什么人会把他看作是荣誉,那些以此为生的“红色资本家”也不例外。
在岛上的集市,晓松在其间穿行,仿佛看到了当年诗人夫妇在此贩卖自制的煎饼与家养的小鸡的情景。多么安恬的生活,这或许便是诗人的节奏,当然现在已经成为了激流岛的节奏。而这种舒适的节奏,很少的出现在国内的城市或是乡村诗人这一阶层的日常生活里。此处倒是让我想起红场阅兵时斯大林同志经典讲话中提到的“脑力工作者”,那一代的‘俄国文人"的境遇更像是大陆诗人的现实写照,也会有复出之后的身体上的饥肠辘辘与百病缠身,精神上的压抑缺失与被驱逐被流放。就是这种对于思想的认知度,中国的路还要走很久。
在岛上的博物馆或是商店,进门的墙上总会挂着顾城的铜制雕像,当然这是对诗人的敬仰所致。这里的工作人员会和你讲顾城夫妇从前的日子。可能是一起生活过的人,对彼此的评价最为真实可信。一位老妇人表示:岛上的人都为这里曾经居住过一位伟大的诗人而感到骄傲。在今天如此开放的中国大陆,我们依然习惯于不区分政治与文学,依然习惯于文学为政治服务;政治为文学埋单。在这种思想下根生出来的中国文学也只能勉为其难的被称作“革命文学”。而由此为大众熟知的诗人,不是思乡却不愿回乡的挂名作协天天做邪的“老爷子们”,就是整天躲在贴吧里灌水拍砖闭眼睛说瞎话的“有为青年”。还好我在年轻人的心里看到了希望,才知道刻在石板上的不一定是名言,天天叨咕在嘴边的不一定是真理。
写到此处,我呆坐了许久,我看到静止的红布窗帘上镌刻着一个十字架的暗影,哦!那是打褶儿了的窗框,哦!那是打折儿了的规矩。
诗人已死太久,久的让我无法直视我的眼睛。假如我可以本能的走进诗人之角,我希望你——伟大的诗人,可以复活。
【【热门】诗歌作文汇总八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