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茅柳庄地处亳城的西北边,与上亳城隔亳清河相望,同饮亳清水。
柳庄村沿河而居,依南山而傍亳水,筑堤防修渠引溪流,泉水淙淙,堤长柳翠,白鹭成行,鸟语花香。 自古至今,柳庄都是个别具特色的人间仙景,风景绮丽的美好村庄。
顺着王(王茅)安(安窝)沿黄公路,走过亳清河桥,走进村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凄凄芳草地,水雾缭绕,润泽氤氲,一条小溪从上游的田间地头流淌下来,水质清澈,水草茂丰,细看下去,仍可觅见鱼翔浅底,水波荡漾。
亳清堤边是一溜溜柳丛,柳丝垂悬,枝叶含翠,大概柳庄的村名就有缘于此。堤边是黑坳坳的水浇地,一畦畦规整的田地,一年四季都长着茂密的'庄稼,既有小麦、玉米,还有县域内难得一见的稻谷及其荷花,到了秋收季节,更是显得枝繁叶茂,穗粒饱满,硕果累累,极目望去,一片丰收美景,胜似江南。
千年以前,柳庄烟雨就与亳清春水及洪庆晚钟、葛寨春耕等列入垣曲古代八景之列,引得明清圣贤们“郊外散步去寻芳,一览虹堤兴趣长。柳絮飘香增叠翠,荷花荡漾散余香。”
垣曲当地名人赵载,明代进士,曾任江都御史,他漫步在烟雨茫茫的柳庄长堤,倾听着亳清河水的哗哗流淌,心潮澎湃,诗意大发,边走边吟道:“水畔人家号柳庄,柳枝高下拂垣墙。轻烟缥缈青笼屋,碎雨霏微翠着裳。渔唱樵歌频出没,莺朋燕友自奔忙。溪头野老相逢处,为说家家好稻秧。”
同样是明代学者王智,垣曲人,自幼聪敏,善咏诗文,但节操高尚,无意官仕,在游览垣曲八景之后,尤赞柳庄之山水雅景,“风飘微雨带花香,花外烟村是柳庄。茅屋参差云气润,柴门掩映柳丝长。渔翁戴笠垂香饵,童子披蓑插柳秧。欸乃一声溪壑晚,惊回白鹭两三行。”
我们虽没赶上那个时代,没有亲临那种盛景,但从前人的笔墨之间,洋溢的感慨之中,我们己深深感受到了诗人们那种激情,那种渲染 ,仿佛不经意间,展开了一轴久未打开的画卷,一幅类似于《清明上河图》的盛景跃然眼帘,一个临河的小村庄,虽然农居茅舍参差不齐,院墙低矮,柴门洞开,但村前屋后,人忙鸡鸣,溪水悠悠穿林径,树底苍苔结草堂,村外的亳清河水翻起沧浪,渔翁垂钓在忙碌,细柳佛堤,荷叶飘荡,河边桃花笑春风,柳树底下稻米香,那是怎样的一幅盛景呢?
我在陶醉,陶醉在诗人的意境里,陶醉在柳庄的烟雨里,陶醉在记忆的回味里。
其实,我对柳庄并不陌生。
小时候,我住在河东岸的亳城西沟,柳庄的河西是我们的近邻。去解元庙煤矿拉煤,要路过河西,秋后轧花,要去河西,初中联考,还去过柳庄初中考试。
那时候,这里的亳清河上还没有架桥,过河要踩着河水中的略石,一步一步往过挪,小心奕奕地走过去,稍有不慎,就会掉落水中,拉平车时,则要从水面宽阔处趟水走过,有时,到了河中心,往前拉不动,往后倒不回,眼上的泪水便不由自主的哗哗往下流,但还要硬挺过去。
柳庄,曾带给我们磨不掉的记忆。
现在,亳清河上虹桥飞架,河东亳城往下走便是数千亩荷塘,垣曲湿地公园从这里起建,山青水秀,花繁林密,衬托得柳庄更加葱茏,更加青翠,更富神韵。
那堤、那柳,便在心头。
【柳庄烟雨散文欣赏】相关文章:
烟雨柳帘·如画江南作文1000字04-05
关于烟雨江南的散文12-22
山河在,烟雨遥散文12-20
烟雨红尘婉约一莲幽梦散文04-15
无聊散文欣赏11-15
懂你散文欣赏10-26
今秋散文欣赏04-18
漂泊散文欣赏04-16
梆子散文欣赏12-21
足迹散文欣赏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