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巴路,花旁屋。
清风宿,好梦楼上楼。
从县城坐车,往北,一小时车程,步行三十五分钟。我家在村里村,换句话说,从县城到我家还要横穿几个村庄。回家,是一件艰辛的事,不过我爱家乡,我爱那踩在脚下的泥巴路,亲切,柔软。桃花源的盛景,隐居生活的宁静,立影风中,伴水而歌,放牛,割草,都是我“高雅”的童年生活。
小时候,我家就是世界。世界不够舒坦,不够光亮,没有颜色。煤油灯放在小方桌上,全家人围着这一小团光,吃饭,聊天。呆呆地坐在火堆旁边,听母亲讲她小时候的故事,母亲眼眶有些湿,但她喜欢讲。母亲有六姊妹,三男三女,头上有个哥,剩下她最大。外公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典型例子,母亲能上学是一个奇迹,可是命运对待母亲的方式近乎残酷。二年级那年,母亲得了一场大病,能挣脱死神的手继续疾苦的命运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辍学也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就这样,母亲拖着稚嫩的`身躯开始做很多成年人做的事,为了供弟弟妹妹上学,母亲含着泪到处找苦工赚钱,谁也不知道当时一天几毛钱的工钱能让母亲忘却所有的疲惫。母亲的苦,外婆心知肚明,母亲偷偷落泪的夜晚外婆也彻夜未眠。
春去秋来,我在母亲的故事中学会了跑,学会了抬头向远方思索,学会了从小世界爬向大世界。
赶集,是我们的一种习俗,是一个到镇上去购买材米油盐生活用品的节日。把它称作节日是因为这一天相对于其他日子来说让人快乐,爸妈能从镇上带回来一些从来没吃过从来没见过的东西。基本上一周一次,那时没有车,走路需要一个半小时,当我们渐渐长大,在父母的眼中我们能做一些事了,他们就会让我们自己到镇上去买一些学习用品。第一次自己赶集是在三年级,学校离镇上很远,若是下午放学去就买不到东西了,所以只能选择中午去。十一点放学,两点上课,中途三个小时,按平时来算刚好能到镇上,可什么事都办不了就得往回赶。自然而然,来回跑就成了当时的交通方式。
从没有车到跟着车跑,从跟着车跑到能坐上车。从幽静小道到高速公路,从煤油灯到灯火通明,从茅草房到平房,从平房到高楼大厦,从小世界到大世界。我看到了前者也看到了后者,经历过的或正在经历的,从故乡踏上异土的那一刻起,带着年轻的和年老的梦准备一份厚重的礼物,希望有一天带到故乡给哺育我的山,水和亲人。在我心里,父亲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工程师,为了儿女,他只是用他才能的千分之一造就一个家,很久之前,我想问父亲是不是没有理想,没有梦。后来我为我的这种想法感到羞愧,父亲把自己的梦亲手掐碎然后融进我的梦,让我走出大山,带着希望回去,改造大山。
我走过贫困的脊梁
父亲的路,母亲的路
我扛起祖祖辈辈的信仰
在黄昏雨后
远方的面包啊
饥饿的人在梦中寻找你
醒时,你在餐桌上
还是在哪里
……
【泥巴路前程路散文欣赏】相关文章:
路散文04-11
无聊散文欣赏11-15
懂你散文欣赏10-26
今秋散文欣赏04-18
漂泊散文欣赏04-16
梆子散文欣赏12-21
足迹散文欣赏12-09
重走家乡路散文12-10
向北向北散文欣赏11-15
梦飞散文欣赏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