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作文

2021-03-01 心理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作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心理作文 篇1

  伴随着‘爱心你就抱抱我’欢乐的乐曲,四周一次的心理课终于到来了.看着李老师灿烂的笑容,我们的心情也特别的高兴,都对这节课内容充满期待。

  当老师说让我们做一个真情加减法,活动时,我们高兴极了,虽然不知道活动内容,但我们还是很期待,听到老师的指令,我毫不犹豫的写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五个人:爸爸,妈妈,姐姐,朋友,同学。老师描绘着我们游玩的画面,我沉浸其中。当老师说道“风雨来了,你们的船承载不了这么多人,必须牺牲一个人时”我想同学没跟我的关系不是很好,所以我把同学划掉了,我看了大家一眼,发现有的笑嘻嘻的,有的很伤心,还有的都哭了……随着时间的变化,就这样我失去了五个人。

  老师讲到这我不笑了,哭得很伤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知道了:我们身边的人随时都有可能离我而去,我们要关心我们的亲人,同屋,朋友,珍惜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这节课的印象很深刻,也让我知道了很多道理。

心理作文 篇2

  阴天,雨淅沥沥的下着,窗外的风儿簌簌作响,窗帘忽然极不情愿的向外刮去,伴着那风声,我的思绪不由得飘向过去,过去那所给我留下阴影的昏暗的房子。

  “扑通”我被愤怒的爸爸狠狠地踹了一脚,重重的栽倒在了地上,后背不知被什么东西嗝的生疼。然而,我无暇去顾及这些了。

  “我……我真的……真的没听见,呜呜呜……。”我边擦着流满脸颊的眼泪,边呜咽的解释说。

  “……”

  这时的我哭得厉害,根本听不见爸爸在说些什么。

  “啪”又一巴掌猛地打在我通红的脸上,我哭得更加忘我,什么都不知道了,唯一能感觉到的,是脸上火辣辣的疼痛。

  “啪”“啪”“啪”爸爸诺大的巴掌似雨点般无情地落在我的脸上。

  终于停了下来,可能是爸爸累了吧,而我像个没有翅膀的小鸟,恐惧地缩在墙角,伤心地抹泪,忘记了擦拭嘴角的血丝。

  “呼……”风已经不再平静,我努力地摇摇头,妄想借助窗外的狂风暴雨,阻止那个可怕地噩梦再次出现在我的脑海。

  “啊!”已经趴在桌子上哭着熟睡的我被耳朵上的疼弄醒,我嘶喊着,哭嚎着,多么希望妈妈立刻出现在我的面前,我知道,爸爸担心妈妈回来后,看见我的脸肿了会和他吵架,才拽着我的耳朵来到洗脸盆前,无意间,在清澈透明的水中看见了脸肿得像桃子似的自己,只得捧起一汪清水洗脸。

  时间像水一样 ,流逝的那么快,快得让人察觉不到。

  转眼间,两年过去了,这个噩梦还是不依不饶地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轻轻拭了脸旁静静流淌的眼泪,在心中暗自感叹:也许,永远也不能忘记了吧。之后,我竟不知原因的莞尔,哈哈……因为没听见爸爸说不让花那么多钱,就贸然给一个自己不是很喜欢的老师过教师节,花了二十一元钱买了一束花,钱没了,花也没了,却挨了一顿打,真是造物弄人啊!

  这几年间,我也曾试图忘记,去感受爸爸给自己的一次次补偿,爸爸会容忍我平白无故地发脾气,会买一些好吃的哄我开心。可是,终究忘不了,也许,时间会淡化一切吧!虽然始终不能忘记,但爸爸给我的一次次父爱,让我的心逐渐温暖,慢慢地,心中那块坚硬的冰融化了,也化去了心头的恨意,我的心灵之门面对爸爸不再封闭,厚重的铁门缓缓地向爸爸敞开,去迎接那一缕缕温柔的阳光。

  风悄无声息地停了,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我又挽起窗帘,去享受雨后明媚的阳光。

心理作文 篇3

  长时间不曾读书,更不曾这么认真的读书。《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学出版)又名《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先生一部谈美学的论着。朱光潜先生在美学界的造诣这里无需过多赘述,他是我国研究美学的始祖,一代美学大师。通读完后,首先的感觉是朱先生知识的渊博,旁征博引,学贯中西。在他的书中,古今中外的文献引用得极多,而且所引用的英法

  德等国关于美的论述都是他最早翻译过来的。其实粗读一篇,我真没有弄明白到底什么是美。虽然他通篇都在介绍什么是美,从心理学角度、从哲学角度、从自然科学角度去研究、论证美的本质意义。但是我读的还是一头雾水,因为朱先生的思想是那么的深邃;眼光是那么犀利;观点是那么独到。都说读书就是读者和作者心与心的交流,我只觉得朱先生穿着一身长马褂,在某个黄昏的清风中,向我娓娓道来,像一切得道智者一样,他持才并不傲物,从容淡泊,虚怀若谷。对我而言,朱先生只能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形容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美?

  什么是美?朱光潜先生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对于一个严谨的科学研究者或者说是理论研究者,简单草率地定义某种事物,总不免会把读者引入歧途甚至会怡笑大方。伟人如柏拉图也曾犯下把人定义成没有羽毛动物的错误,留下了千古笑柄。美不完全是事物的属性,不能科学定性地定义。譬如我们说水,这是可以严格定义的,凡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化合而成的物质就是水,这个不会因为不同人有不同看法而改变。然而我们很多人对美的定义其实都是成为美的条件,我们说脚长的女人比脚短的女人要美,对称的比散乱的要美,但这都是成为美的条件,但具备这些条件的不一定就是美。正如空气含有水分是雨的条件,但空气中的水分却不是雨。因此有人问圣·奥古斯丁:“什么是时间?”,他回答:“你不问我,我本来很清楚地知道他是什么,你问我,我倒觉得茫然了”。

  美不能定义,又不是事物固有的属性,那就没有研究价值了吗?朱先生告诉我们,美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事物属性,当我们见到美的事物时,大多数人还是会觉得那是美的。但是研究判别美,不仅要在物本身着眼,同时还要着重观赏者在所观赏物中见到的价值去研究。通俗一点讲,就是美不仅在物,而且在心,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世界上没有天生自在,俯首即拾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所以美学研究的理论,不仅要讲艺术,而且要讲心理。作者用了十七章的.篇幅在讲美,我才疏学浅,读了多遍亦只是管中窥豹,不能全面真正理解作者所阐述的理论。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有一个疑问,自已认为美就是美,了解那么多有意义吗?

  那么,为什么要研究美?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攀登过山,游玩过水,欣赏过画,背颂过诗文,当我们发现某处景色让我们心情愉悦时,我们会说,这里真美;当我们读到某处诗文让我们身临其近时,我们会说这首诗真美;当我们读到某篇文章让我们长期心灵的桎梏、精神的困顿豁然开朗的时候,我们会说这篇文章真美。我们在说美的时候,其实都只是一个随性的判断,靠得是自己粗疏的经验,至于为什么会觉得美,我们都没有意识进行仔细的考量。我们要欣赏、判断美,其实是不能离开理论支撑的。如果我们没有决定怎么才是美,就没有理由说这幅画比那幅画更美;如果我们没有明白艺术的本质,就没有理由说这件是艺术品,那件作品不是艺术品。只有当我们明白美的本质的时候,才能使欣赏和创造的过程得着更准确的力量(朱自清语)。

  对于读这本讲哲学,讲心理学的理论书籍,读起来非常费力。要来只是想了解一下,但是被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以贯之的努力精神所感染,觉得不认真读完都是对不起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和自己白白流失的青春。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每论到一个观点,都列举了十几个思想流派的主流观点,然后自己不轻易的判断某种观点的对错,也不轻易接受某种观点。在以过自己认真思索、艰苦探索的之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他在《谈美》中说到写此书时“要先看几十部书才敢下笔写一章”。这让我想起,他在这本书附录《作者自传》中提到的一件事情,在作者年近花甲的时候,还努力去学习俄文,并且可以达到读写的程度。前些年,我在某本书上看到北大王选在60多岁的时候,再去学计算机程序语言,并成功开发出汉字排版软件,打破了国外对汉字排版领域多年的垄断,被誉为“当代毕昇”。在这里不是想说他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故事,而是觉得我现在还很年轻,悲观、懒惰的情绪时常在缠绕着我。每当一看到《文艺心理学》摆在我面前时,自不觉汗流夹背。

【有关心理作文3篇】相关文章:

1.有关心理作文

2.有关心理作文六篇

3.有关心理作文三篇

4.有关矛盾心理作文六篇

5.有关心理作文7篇

6.有关矛盾心理作文九篇

7.有关矛盾心理作文7篇

8.有关心理作文4篇

上一篇:心理的作文 下一篇:心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