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作文

2021-03-02 扬州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扬州作文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扬州作文 篇1

  幸福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些脍炙人口的句子描绘着我们可爱的家乡。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扬州。这是一个气候适宜,平原广阔,河网密布,物产丰富,孕育了一方文化,走过这里窜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历史。这里园林众多,花草树木遍地,像一幅幅风光秀美的画卷把家乡20xx多年灿烂的文化展现在我们眼前了。在江蕃中部,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部,有一个美丽富饶的省辖市,那就是我可爱的家乡——扬州。我们的家乡地处江苏南北,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正是因为这么好的地理位置使得住在这里的人因天气温度适宜而感到幸福。

  扬州的景色也是无可挑剔的,不知大家是否听过“长堤春柳最伊伊,才过虹桥便入境”如果你在烟花三月踏游长堤春柳,那将是最有意趣的,沿湖边漫步,看散步一桃,五步一柳。走在融融的春风中桃花艳丽,柳树阿诺多姿,长堤犹如挂满彩色珠帘的画廊。扬州的戏剧也是一绝,不知大家对扬州的戏剧了解多少。扬州戏剧是一种表演性的演唱艺术它的大部分音乐源自当地民歌小调,所以戏剧的曲调多彩,风格多样,不知大家是否听过扬州市的民歌《茉莉花》吗?它就是根据扬州的曲调“新鲜花调”《茉莉花》的整理,加工而成的哟!扬州的地理环境优越温度适宜,景色优美再加上文化历史悠久,生活在扬州的人能不幸福吗?

扬州作文 篇2

  朋友介绍,扬州古称“广陵”,我是第一次听说。扬州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今天的扬州地区,早在秦、汉时称“广陵”、“江都”…… 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的扬州,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

  扬州的市花,是琼花、芍药。市树,则分别为银杏、杨柳。杨柳,何以是扬州的标志之一呢?原来隋炀帝当年诏令开凿运河下扬州,将柳树种植运河两岸,并赐给其姓,所以才有了“杨柳”的名称。

  扬州的古老历史已近2500年了,是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和谐管理城市、中国文明城市、中国森林城市……面对这一串串闪亮桂冠的“诱惑”,尚未游览我先陶醉了。

  园林景致怡人

  游扬州,第一个要看的景点必是瘦西湖。该湖位于市北郊,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20xx年成为扬州首家国家5A级景区。瘦西湖清瘦狭长,水面长5余公里,最宽处不到100米。最初是城外一条较宽的河道,隋唐时期,瘦西湖沿岸陆续建园。及至清代,由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六次“南巡”,形成了“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

  漫步于湖畔,但见几步一柳。这万千杨柳,好似绿雾般的柔媚撩人心境,加之山茶、石榴、杜鹃、橙子等或花或果的陪伴;尤其听说桃花坞处,是拍摄《红楼梦》林黛玉葬花的场景,更觉窈窕多姿中夹杂有些许眷恋。乘坐古色古香的游船,发现船头摆有一盆茉莉,缕缕清香随着漂亮船主柔喉发出的爱情曲调,使我们仿佛进入梦幻“女儿国”。

  何园被誉为“晚清第一园”,坐落于徐凝门街66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全国首批20个重点公园之一。何园又名“寄啸山庄”,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建造。何氏家族留下了厚学重教、诗礼传家的门风,先后出了祖孙翰林、兄弟博士、父女画家、姐弟院士——游客们看了有关史料和照片,无不叹为观止!许是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的激励吧,四个罕见的“天下第一”,也蕴藏在何园。如“天下第一廊”,“天下第一窗”,“天下第一山”,“天下第一亭”。一个区区园林竟囊括四个“天下第一”,天下恐怕绝无仅有。值得一提的“天下第一亭”,是一座中国仅有的水上戏台。

  集扬州园林的精髓于大成,很好地融合了西洋建筑的元素,何园成为中国园林史上的一个奇葩。游何园那天可惜老天不甚作美,许多景点都掩盖在暴雨和雾霭中。

  古城北隅的个园,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建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1988年被国务院授予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以竹石取胜,连园名中的“个”字,也巧取了竹字的半边。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气节的象征。古往今来,文人雅士的庭院“不可一日无此君”,黄至筠堪称是爱竹的典范。

  “不出户而壶天自春,尘马皆息”。在园中户内,随时可感受四季美景,这是“壶天自春”的意思。也就是说,个园虽小如壶,却自有乾坤天地,进入园中尘世烦恼全都烟消云散了。个园主人独具匠心乃至创新能力,由此可见一斑。呵呵不好意思,一开始我把“壶天自春”误读为“春自天壶”,难怪怎么也解不开诠释的“疙瘩”。旅游,是一门大学问呢!游客观景,是一次学习的过程。

  个园的历史与著名的“扬州八怪”并驾齐驱,据说扬州市政府正准备将个园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个美好愿景值得世人期许。

  名吃尽显特色

  扬州炒饭闻名遐迩,这次来炒饭的原产地,岂能不尝?第一天晚餐,朋友请我们吃地道淮扬菜,就吃到了扬州炒饭。扬州炒饭又名扬州蛋炒饭,主料是用上等白籼米或用新的白粳米代替;煮之前需用水淘洗干净,略浸后下锅煮至熟透,无硬心,粒粒松散,松硬有度为宜。炒饭中有青豆、嫩笋、虾仁等配料,盛装上席时要用名瓷,有道“美食又美器”。看来,不少地方的所谓扬州炒饭,厚油腻人,是没有取到炒饭的“真经”。

  扬州的包子也了不得。如干菜包、三丁包、香菇莱包、萝卜丝包、野菜包等等。水馅包子是一种类似灌汤包的包子,在扬州吃早点我仔细品尝了。包子刚上来时,切勿“风卷残云”,否则会使你的嘴唇乃至口中烫得够呛。斯文的吃法是,用一根吸管插入包子,然后轻轻吸吮,待包子渐渐瘪后再“消灭”薄皮。包子馅中有丁点黄色的配料,便是大名鼎鼎的蟹黄。由于美味佳肴太多,囫囵吞枣后也叫不出大名。反正“三头”(狮子头、鱼头、猪头肉)都美美吃过了。清蒸鲈鱼,也知道是啥滋味了。一个早晨,还去了三和四美酱菜店,买了几种扬州当地人也喜欢的酱菜。

  还是请散文大师朱自清来略评他家乡的名吃吧。朱自清在《说扬州》文中写道:“扬州的小笼点心,肉馅儿的,蟹肉馅儿的,笋肉馅儿的且不用说,最可口的是菜包子菜烧卖,还有干菜包子。菜选那最嫩的,剁成泥,加一点儿糖一点油,蒸得白生生的,热腾腾的,到口轻松地化去,留下一丝儿余味……要是有饭局,还尽可以从容地去。但是要老资格的茶客才能这样有分寸;偶尔上一回茶馆的本地人外地人,却总忍不住狼吞虎咽,到了儿捧着肚子走出。”

扬州作文 篇3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拥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可以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一位“老人”了。说起扬州,不禁让人啧啧赞叹!富有弹性的牛皮糖、肥而不腻的扬州老鹅、营养丰富的狮子头……这些美味的土特产,让我流了很多口水呢!

  人们都说,去了扬州就必须去瘦西湖、个园和何园这些著名园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瘦西湖。瘦西湖在20xx年被国家设为5A级国家景区,20xx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主要景点有大虹桥、长堤春柳、吹台、五亭桥等。相传当年隋炀帝杨广为到扬州,下令挖南北大运河,河道挖好后,翰林学士虞世基建议在河的两岸种植柳树,一来可以遮阴,同时也可以保护堤坝。隋炀帝当年还亲手栽了一株柳树,并赐姓为“杨”,后来人们便称柳树为“杨柳”。

  接下来,就是令我垂涎三尺的扬州土特产,这次,我给大家介绍的土特产是牛皮糖!牛皮糖号称“扬州一绝”,是扬州特产。口味香甜,外层芝麻均匀,切面棕色光亮,呈半透明状,富有弹性,味香,细嚼不黏牙,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早在清朝乾、嘉年间就已面市扬州,后因战争频繁而失传于世。扬州食品生产厂家的科技人员和制糖技师们,决心要让失传已久的牛皮糖重见天日,对前人的制糖工艺进行挖掘整理,通过千百次的尝试,终于使传统产品得以重新问世,并使其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使口感达到了弹性、韧性、柔软性三性为一体的最佳状态,口味适中,老少皆宜。

  我忽然想起一首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啊,在滚滚的长江边,我的家乡扬州可真美啊!

扬州作文 篇4

  关于老扬州的慢生活,有一句俗语叫:“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早上扬州最著名的早茶面点非汤包莫属。

  一天早上,爸爸带我到冶春,请我吃汤包。服务员端上笼屉。我迫不及待地揭开笼盖,一股热气扑面而来。雾气散后,只见那汤包像个白胖胖的娃娃,皮一抖一抖的,可爱极了!汤包中间还有一个肚脐眼呢。四周的月牙形皱褶像怒放的烟花,又像秋风中傲然绽放的菊花。汤包皮就像一块精心雕刻的、纯净淡雅的白玉。它轻又薄,仿佛轻轻一碰,皮就会破掉似的'。里面金黄的汤汁,丰富的肉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我越看越想吃,再也忍不住了,拈起一个就想往嘴里塞。爸爸说:“慢着!吃汤包可讲究了,有专门的12字要领: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我听后,一手拿着深口勺,一手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搛了一个放入勺子里,用一根吸管在皮的上方插进去,轻轻吮吸一口。我放松地闭上眼睛,感受汤汁给我带来的味蕾满足。蟹汁的浓厚,肉汁的醇厚,两种味道掺和在一起,真是无与伦比!

  被吸完汁的汤包,顿时像一个空着肚子的宝宝,肚子瘪了下去。我将剩下的皮和馅大口塞入嘴中,细细咀嚼。皮很绵滑,肉很紧致,整个汤包不腻,饱含着蟹汁的鲜美,还很劲道。吃完了,唇齿留香,令人意犹未尽。

  这么美味又精巧的汤包是如何制成的呢?我询问了爸爸,爸爸告诉我:“每个汤包的皮要薄,薄得要像一层细面纸,却不能破。褶要等份地折成32道。折好后,就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进美术博物馆,不成问题!但是那么多的汤是怎么灌进去的?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钻研一下。”

扬州作文 篇5

  就算整个世界在变化中旋转,朋友,在烟花三月,跟我下扬州吧。

  我也曾经对许多的古镇心驰神往,于是慕名而去,可当那些梦里水乡都变成了相似的面孔,找不出一丝特点时,我的希望最终幻化成了泡影。也许丽江的柔波是荡漾的,周庄的桨声仍是让我怅惘而听不得的,但毕竟这个变化的时代给它们换上了新颜,倘或想寻找一些天荒地老都不曾改变的东西,终究要败兴而归。

  然而扬州却奇迹般地存活下来,从那些倒映着浅粉桃花的古典诗词中存活下来。我在梦境中无数次见到了烟花垂柳、桥边红药,听过玉人吹箫,爱过波心荡月。梦里有那样一个面目不甚清晰的游子,对我说他的思念比西湖还瘦,烟花三月的扬州啊,好一坛喝不完的酒。

  待我真正步入扬州城时,就知道扬州还是那些诗词中的模样,眉宇、气质从未曾改变。穿梭于狭长的东关街,时光还如李白杜牧们的时代,寂寞地滚着落花;漫步于城中的一条小巷中,所见之景全是最平凡的烟花气息,如果你一回头,就会发现那些飞檐下歪歪曲曲淌下的水渍,像极颜真卿的书法,书写了一支扬州小令。年轻人开着电动车进入小巷也不自觉地停下,推着车走,生怕惊扰了门环铜绿前一只酣睡的小猫。杨花絮絮地从空中翻飞下来,落在了人们的衣襟上,可人们却掸也不掸,仿佛这是福气。

  徜徉于扬州的大街小巷,我为它的坚守而惊叹。现代主义正在打造一个没有细节的世界,可扬州仍是一个细节天堂,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护持着它的历史,它的文化,彰显着它的底色。尽管大多时候,细节像诗一样无用,可扬州的韵致,就在于它的每一座石桥,每一个园林都充盈着细节,就像明代家具上那些镂空雕刻的繁复曲线,无不流露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美感。

  我当然知晓现代主义的逻辑,直线总是能最快到达目的地,于是我梦里水乡的曲径通幽都变成了通衢大道;光明总比晦暗更引人注目,于是我记忆里那些琉璃瓦下的灯笼都成了彻夜不眠的霓虹。这变迁的时代啊,哪里有往昔的美神?

  兴许只有扬州了吧。那么来年烟花三月,你愿意与我一道下扬州吗?

【【实用】扬州作文汇编5篇】相关文章:

1.【实用】扬州作文汇编九篇

2.【实用】扬州作文汇编9篇

3.【实用】扬州作文汇编八篇

4.【实用】扬州作文汇编6篇

5.【实用】扬州作文汇编7篇

6.【实用】扬州作文汇编六篇

7.【实用】扬州作文汇编五篇

8.【实用】扬州作文汇编10篇

上一篇:扬州作文 下一篇:扬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