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作文

2021-08-28 扬州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扬州作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扬州作文 篇1

  全国各地都有剪纸,而扬州的剪纸自有特色。

  剪纸,不仅是用剪子剪,也包括用尖刀刻。另外,民间剪刻也不限于用纸,在古代也用于剪刻金属箔。扬州是我国古代漆器工艺的发源地之一,扬州出土的汉代漆器数以千计,其中有许多漆器是采用了贴金和金银片嵌等工艺,那些金银箔片剪刻成的花纹图案,可以说是扬州剪纸的源头。李商隐《人日即事》诗中有“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之句,就是指的这类剪刻技艺。

  扬州的剪纸技艺多数是应用在人们的民俗生活中,如剪刻窗花、挂络、喜花、刺绣花样等。

  旧时,扬州人家贴窗花还是很普遍的。扬州的传统民居多用窗棂木格,为了防尘防风,在尚未普遍采用玻璃以前,这些窗棂木格上都糊有一层白纸。扬州人家每到春节都有掸尘习俗,总要把窗格上的旧纸清除,新贴上一层白纸,这层白纸上常常就有红艳艳的新窗花加贴在上面,民居经过这番出新后,再陈旧的房屋,也会显得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扬州窗花的题材十分广泛,有花卉、雀鸟、走兽、人物、文字和吉祥图案等。普通的图案,常常是老奶奶和小女孩自己动手剪。而另外还有一些集以上各种题材于一体的图文,构图格外精细复杂,这就要出自专业的剪纸艺人之手了。如新婚洞房里的“喜”字窗花,这“喜”字的原形,百姓中有人解释为“葫芦”,认为葫芦多籽,是子孙满堂的象征,所以有人干脆把“喜”剪成葫芦的形状。有的还把葫芦剪成一串,叫“串喜”;有的把两个葫芦剪成并连,叫“双喜”,其寓意都是预祝喜事接连而来。有的还把“双喜”字同其他图形结合,把石榴、莲花、双鱼、万年青、龙、凤等造型图案变化成“双喜”的笔划,其构图之精巧,寓意之丰富,都是非剪纸艺人而莫能为之了。

  如今,扬州城里好多人家都住进了公寓楼,但贴窗花的习俗还是传承下来,尤其是新婚洞房的窗户上,一定会贴上红“双喜”字。这“双喜”字不仅在洞房的窗户上贴,在陪嫁的嫁妆上,接新娘的轿车上以及在新房的家具陈设上,都会贴得琳琅满目,正是这些纸剪的喜花,构成了新婚之际的喜庆氛围。

  新春佳节在家中贴门笺挂络,扬州乡村至今仍然十分流行。每年到了秋冬农闲之时,乡村里的剪纸艺人买来成刀的绵红纸,找出传承了几代的稿样,就忙于剪刻各式各样的门笺挂络,。他们剪刻的门笺挂络,一部分是留给自己用,一部分赠送给亲友乡邻。其他的都拿到乡村集市上销售,每当春节来临之际,乡村里的门笺挂络都是很畅销的。

  扬州的剪纸和刺绣还有不解之缘。旧时,扬州妇女大多擅长刺绣,她们刺绣时的图案,就是用剪纸做底样,底样粘贴在布料上,然后再进行手绣,故扬州人把刺绣又叫做“绣花”。而扬州的剪纸艺人,旧时就称之为“剪花样的”。

  说到“剪花样的”,就不能不说到扬州的一位工艺美术大师,曾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工艺美术家”的张永寿老先生。张老先生是在20xx年秋获此殊荣的,当时全国共有34人登台受誉,但作为民间剪纸艺人,只有张老一位。

  张老先生出生于扬州的剪纸世家,家传的剪纸技艺传承到他己是第五代了。他和他父亲年幼时都出过天花,又都是排行第三,故扬州人称他父亲为“老张三麻子”,称他为“小张三麻子”。由于父子俩的剪花样技艺在扬州一直是声名卓著,所以“张三麻子”的称呼成了遐迩闻名的艺名。

  扬州的张氏剪纸,其特长就是为刺绣的人家剪花样。

  清代扬州的繁盛,使得百姓人家都讲究穿戴和装饰。稍有一定经济收入的人家,居室之内从门帘、帐沿、桌罩、被面、枕套等,凡是可以见到布料的块面,大多都有刺绣的图案。即连绢帕、香囊、笔袋、荷包等小物件,也是以绣花为美。若是有结婚、生子、祝寿等喜庆,所需的绣品则更多。所有这些绣件都是需要花样的,而这些花样大多都是出自剪纸艺人的手下。有些妇女都藏有一只小匣,小匣中收藏有各式花样,有的妇女以收藏花样繁多为荣耀,相聚在一起拉家常时,相互都会打开小匣,观摩欣赏,以为乐趣。

扬州作文 篇2

  说到扬州,能够联想到的美好东西太多啦!风景秀丽的瘦西湖,香气四溢的扬州炒饭,肥而不腻的狮子头……如果你们参观过扬州博物馆,是否留意过那里收藏的一项精美传统工艺——扬州漆器呢?如果没有,这就和我去欣赏一番吧。

  扬州漆器起源于战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扬州是中国木胎漆器的发源地,也是全国漆器的重点产区。扬州漆器主要选择木、玉、石、骨、金、银、贝等千余种优质材料为原料,制成屏风、地屏、桌椅、文房用品、漆艺装饰壁画等三千多个花式品种。

  同学们如果读过《红楼梦》,不知有没有留意过这些描写:“抬头迎面先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大影壁”“只见小小一张填漆床上”……这些说的都是漆器。

  战国时期的漆器在历经千载之后,不但丝毫未腐,而且依然光亮如新。古人究竟凭借怎样的工艺,才使漆器能长久保存呢?原来,在漆器发展鼎盛的战国、两汉时期,人们大多用当时就极为名贵的金丝楠木制作漆器。众所周知,金丝楠木具有不怕水的特点。此外,在用漆上,战国、两汉的漆器也很讲究,选择了在漆树汁液中提炼的天然漆。

  这下大家明白了吧。以防水的金丝楠木为材,涂以天然漆料的漆器,不但色泽明亮,光彩夺目,而且由于属性相近,木材与漆料结合得十分紧密,因此具有非同寻常的防腐、耐酸、耐碱能力,所以能够长久保持光亮如新的外貌。

  说到漆器,虽然很多人见过,但就制作工艺来说还是很陌生。所以,我特地邀请了扬州髹(xiū)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来喜老师,请他为我们介绍扬州漆器的工艺。

  张老师:扬州漆器主要运用涂、髹、磨、绘、勾、填、雕、刻、镶、嵌等工艺手法进行制作,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特色,又富有时代气息。

  而制作技艺主要有九大工艺门类:点螺工艺、雕漆工艺、雕漆嵌玉工艺、刻漆工艺、平磨螺钿工艺、彩绘(雕填)工艺、骨石镶嵌工艺、楠木雕漆砂砚工艺、磨漆画制作工艺。

  与中国漆器的其他流派相比,扬州漆器在制作手法和工艺上具有着南派漆器的隽秀精致,但在造型和气势上又有着北派漆器的雄浑和博大。

  听了这么多专业的名词,真有点头晕。还是请张老师给我们详细说说其中一类吧。

  张老师:那么我就来说说点螺工艺吧。点螺漆器衍化于唐代螺钿漆器。“点”指的是技法,“螺”指的是材料,即选用各种自然色彩的珍珠贝、夜光螺等原材料制成薄如蝉翼、细若发丝的螺片。用特制的工具,一片片、一丝丝地将螺片点嵌在乌黑明亮的漆坯之上,故名“点螺”。

  明朝万历年间,扬州著名漆艺大师江千里,以制作点螺漆器著称于世。江千里毕生辛劳,留下数千件漆器作品(包括平磨螺钿和点螺),现如今北京、上海、南京、苏州等地博物馆均仍有珍藏。其中有一件“嵌螺钿金银片长方盒”,盒盖、盒底立墙,上下通景,四面各饰一龙,两横面的龙腾空而起,两纵面的龙正兴风作浪,波涛中还有几尾鲤鱼,若隐若现。

  其实,漆器作为工艺品,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回家看看爷爷的笔筒、笔架或者屏风,说不定就有漆器制品。再问问这些漆制品的来历,说不定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张来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扬州作文 篇3

  这一周,张老师让我们回家做美食写作文。听了这个消息,我开心极了。我决定做扬州炒饭!

  为了制作扬州炒饭,我准备了玉米、青豆、红萝卜、火腿、葱、鸡蛋和米饭。首先,我把红萝卜切成丁,火腿切成小方粒,葱切成葱花,再把玉米和青豆洗干净。等水烧开了后,我把玉米、青豆、红萝卜一起放进锅里焯一焯,捞起备用。接着将鸡蛋打进碗里,用筷子搅拌均匀,再加上一小勺盐,用于调味。饭呢,则需要用香油拌匀,以防一会下锅时会沾锅。一切准备就绪。

  先把油倒进锅里,等油烧热了,放入火腿粒。快速地翻炒几遍,上碟。接着把玉米、青豆、红萝卜也倒进锅里,按照刚才的方法翻炒后上碟。最重要的时刻来了,我倒了少许的油在锅里,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液全部倒进去。“唰——”鸡蛋的四周立刻向中间翻卷,慢慢地中心也开始拱了起来,鸡蛋变成金黄色了,随之而来的是香喷喷的味道。等到蛋煎好了,赶紧把米饭也一起放进去,马上快速地翻炒,好让鸡蛋液和米饭充分地结合在一起。看着这些米饭在我手中像穿上了金色的外衣,我开始兴奋起来。接着我把刚才上碟的玉米、青豆、红萝卜和火腿粒全部一起倒进去,来了个大杂烩。它们可开心了,在锅里蹦蹦跳跳,像一群快活的小孩子。我拿着铲子用力地在锅里不停地翻炒,放些盐,放些蚝油,最后放葱花,终于大功告成了。

  哇!香味四溢,整个厨房都香喷喷的。看着那米饭黄得像金子,青豆绿得像翡翠,加上金灿灿的玉米、红彤彤的萝卜的点缀,五颜六色的,真是色、香、味俱全。恨不得马上来一口呀。

  今天的扬州炒饭做得十分成功、美味,连哥哥都赞不绝口。

扬州作文 篇4

  扬州双博馆是我们扬州著名的文博景点。早在三年级时,我就曾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过双博馆,只不过那时只是走马观花而已,感觉没有太多的收获。今年暑假,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我再次来到扬州双博馆参观,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呢!

  一到双博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这可是xx爷爷亲自为双博馆题写的馆名啊!转眼间,我们来到了馆内。哇!双博馆可真大呀!有扬州规划展示馆、扬州八怪书画馆、中国古代雕版印刷馆、扬州雕版印刷馆、国宝馆、扬州历史馆等八个展馆。在这里,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里记载着两千五百年前古扬州城的面貌,这里讲述着古扬州城的沧桑岁月,这里重现了古代扬州人的文明和智慧。在这里,我还领略了现代扬州城的繁荣与辉煌。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要数雕版印刷了。雕版印刷是我国最早的印刷术,它创建于唐代,发展于宋、元、明三朝,而真正兴盛的是清朝时期。一位在博物馆工作的阿姨告诉我们:“扬州不仅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而且还是我国保存古代雕版印刷工艺最完美的'城市。”还没等阿姨讲完,我就迫不及待地走到雕版印刷台前试了起来。我首先拿出一张宣纸放在雕版上,然后用红墨在宣纸上轻轻地、不停地刷起来。不一会儿,只见一张栩栩如生的莲花送子图呈现在我的眼前。大家情不自禁地啧啧称赞:“中国的古代文化真是太神奇了!”

  双博馆太大了,一圈下来真的感到很累,但心里却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在这里,我不仅了解到我们可爱的家乡——扬州的历史,而且还知道了雕版印刷的全过程,同时还看到了许多价值连城的国宝,尤其是镇馆之宝——齐蓝釉梅瓶……真是不虚此行啊!

  再游扬州双博馆,走进那神奇的雕版印刷世界,感觉就是不一样!

扬州作文 篇5

  扬州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城市,它的美景也不例外。伴着熙熙攘攘的人声,我随着队伍涌进了这个神秘的湖畔。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绿油油的柳树,耳边突然传来一阵船划过水面的声音,往右一看。我立刻被震撼了:三三两两的船只在湖上划着,划过后,水上碧波荡漾,漾来了天鹅们寻欢的声儿,远处,各式各样的古典楼阁矗立在这青翠欲滴的树林中,显得很有古雅风味。沿着湖畔走,千条万缕的柳丝倒垂而下,姿态各异。有的柳树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有的柳树像一个顽皮的小孩把手伸到湖水里嬉戏,还有的像少女的发丝垂在湖里。还有那桃花都盛开了,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的脸在对我笑,让我不由得想到:“花是春天的梦”。

  “嘎——嘎——”此起彼伏的鸭叫,突如其来地划破了嘈杂的氛围,原是一艘小船晃晃悠悠地闯入了野鸭们的领地,荡起圈圈涟漪,打搅了它们的“日光浴”,受惊后,匆匆爬上湖心的小岛,嘴里发出“嘎、嘎、嘎”的叫声,诉说着对入侵者的不满,仿佛瘦西湖的主人应该是它们,现在被一群不讲规矩的野蛮人占领了,虽无力反抗,但抗议是免不了的。

  再往西走,就到了五亭桥了。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性建筑,它建于乾隆二十二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桥上建有五座风亭,风亭上雕栏画栋,颇有宫廷色彩,远瞧着桥上来回走动的人群,仿佛那乾隆时期街市繁荣的景像又重现了,妙哉!

  下了五亭桥,往西不多远,就来到了著名的二十四桥,它宛如一条神女的腰带,婀娜多姿。岸边的修竹、花木、矮墙掩印在这之中,构成了一幅极美的画卷。我大步穿行于桥之间,呼吸着清新、醉人的空气,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如今桥还在,景还在,玉人何在呢?

扬州作文 篇6

  携一手春风,咏一阙宋词,揽一撷春光,我怀着对历史文化的无限向往,来到了扬州宋夹城。

  走过木板桥,初临城门口。两侧远山如黛,碧水潺潺,月城则厚重威严,气势非凡。抬头便是高大的城墙,还有在飞泻的阳光下猎猎飘动的旌旗,让人心中一阵欢畅,禁不住赞一句:好一座气势恢宏的宋夹城。

  走进了历史文物馆,仿佛失足跌进了时光隧道,还有墨香似远似近地飘来徜徉于一卷卷历史画中,似乎我又做回了古人,走在繁华的街道,路过民居.画舫,趟过流水,穿过小桥.......静观古扬州,壮丽压长淮,形胜绝东南,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尊处于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重要地位。忽然,我看到了一个宋青釉琮式瓶,尽管时隔已久,担仍瞧得见碧绿底色中的一丝温润,微莹的光亮若有若无。还有一架宋钧窑笔山,尽管漆已斑驳,担历经变迁,不变的是一缕墨魂,一代沧桑。由此,我明白了:一个城市的精魂,光靠上天赋予的优厚条件是不够的,:"淮左名都"之所以流传千古,更多的是人文赋予它的繁华,风雅与壮美。

  来到人物馆,便更觉来到了一方春色烂漫的杏林。不用说纯美的琼花,别具匠心的园林,因为单凭多少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赋,就让人精神一顿饱餐。"山抹微云"君的运笔添锦,苏东坡的"半生弹指声中",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谁敢说扬州不占尽天下"二分明月"?还有宋代人物生活图,有吹着竽.弹着筝.拨着琴,敲着鼓的形神各异的小儿们。还有斗茶行令的青釉茶杯盏,"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由此我想到:旧盏已盛几壶新茶?为何质地如昨?我又思考道:一城如何清丽依旧,活力不减?原因是一代代文人雅客不甘寂寞,撰文赋诗斗茶,才有了淡泊的情趣,高雅的品味,使扬州风韵流传。

  走出文化人物馆,迈入军事之旅。一进门,我便惊异不已--眼前俨然是一幅战征风云图:苍紫的天幕下燃起滚滚黑烟,一队敌军架起云梯,企图攻城,城下是剑拔弩张的发射台以及来势汹汹的敌军。我军挥刀执枪,顽强守城,视死如归。望着这战火销烟,我感慨道:战争固然残酷,但能为了天下人安生而坚守战场,奋勇抗敌,舍生取义,着实称得上英雄,叫后人永世赞叹!

  走出展馆,登临东瓮门,极目远眺,天山共色,流云溢彩,飞鸟相和。此时俯瞰大地,我心中升起豪情逸兴,想象着几百年前这里的金戈铁马,烟尘往事。此时我幻想自已就是那"左牵黄,右擎苍"的将领,在挥戈执矛,指挥作战,保卫扬州城。

扬州作文 篇7

  她从历史风尘中走来,运河是她的腰带;她从繁华缤纷中走来,月光见证她的兴衰。无情的战火,毁坏不了她的美貌;高速的发展,影响不了她的舞姿。她就是我的家乡——扬州,一座现代文明与古典文化交相辉映的城市。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自古以来,扬州就是文人骚客们吟咏的对象。唐宋、明清的扬州,是全国经济的重心。五亭桥、二十四桥、何园、个园见证扬州无数的繁华。史可法坚守扬城,奋力抗清,成就了扬州的红色历史。郑板桥的文章与书画,朱自清的文采与节操,为扬州增添了一层浓浓的书香。屈指算来,扬州已带着她迷人的身姿走过了2500年的历史。经过岁月的洗礼之后,扬州的古香丝毫不减。漫步在幽幽的古巷,抚摸着潮湿的青石板,品味着千年的古典文化;驻足在四角翘起的亭台楼阁中,仰望星空,感悟文人墨客的诗文书香,心中充盈的是满满的感动与自豪。

  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岁月,扬州的步伐是缓慢的、沉重的。她好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徘徊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可是你千万不要因此而认为扬州失去了她的生命力!时代在改变,世事在变迁。经过了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成功,中国早已不再是曾经的模样。国家振兴了,民族强大了,扬州也在历史的洪流中重新焕发了青春,大胆地迈开了前进的步伐,不失时机地跟上了高速发展的时代,犹如一位风华正茂的黑发青年,雄姿英发,演绎着新时代的辉煌!

  当高楼大厦矗立于平旷的田野,当轰鸣的火车连接祖国各地,当雄伟的润扬大桥飞架大江南北,当悠长的地下隧道贯通扬城东西,当扬泰机场的飞机翱翔于祖国的蓝天,我们看见了扬州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奔向未来。gdp的增长,带动的不仅仅是经济,更是人民的幸福。看那广场上,一群群老人正跳舞、健身;在公园里,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追逐嬉戏。在夕阳的映照下,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扬州没有忘记回报自然。蜀岗西峰林深叶茂,古运河畔桃红柳绿,“联合国宜居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一个个光荣的称号正是对环境的完美诠释。

  这就是扬州,一个拥有千年文化底蕴的扬州,一个蓬勃向上、健康发展的黑发扬州。

【【实用】扬州作文汇编7篇】相关文章:

1.【实用】扬州作文汇编5篇

2.【实用】扬州作文汇编六篇

3.【实用】扬州作文汇编6篇

4.【实用】扬州作文汇编八篇

5.【实用】扬州作文汇编五篇

6.【实用】扬州作文汇编10篇

7.【实用】扬州作文汇编9篇

8.【实用】扬州作文汇编九篇

上一篇:扬州作文300字 下一篇:扬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