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愚公移山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1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年且九十( ) (2) 方磨铁杵 ( )
(3)始一反焉( ) (4)媪自言姓武 ( )
2.【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且焉置土石 无陇断焉
B. 惧其不已 其如土石何
C. 以君之力 河曲智叟亡以应
D.操蛇之神闻之 告之于帝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
4.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1分)
答:
5.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分)
答:
6.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2分)
【人物】 【事例】
【人物】 【事例】
7.【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移山的目的是“ ”(用原文回答,2分)
8.【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
答:
答案:
1.(2分)(1)将近 (2)正在 (3)同“返”,往返 (4)说 (各0.5分)
2.(2分)D
3.(2分)(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1分)
(2) 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1分)
(注意译准“固” “彻” “感” “卒”,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
4.(1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5.(2分)【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符合题意,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
6.(2分)【示例】匡衡 凿壁偷光 / 孙康 映 雪照读 / 车胤 囊萤读书等。 (要求写出真实姓名,事例言简意赅。各1分)
7.(2分)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各1分)
8.(2分)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4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阳之北 河阳:黄河南岸
B、且焉置土石 焉:怎么
C、始龀,跳往助之 始龀:刚刚长满乳牙
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虽:即使
3、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小男孩参与搬运土石),从冬天到夏天变换了季节,才出现回家一次。
B、[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和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木都清除不掉了,又怎么对付那些沉重的泥土和石头呢?
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你的思想真是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你怎么就不能像孤儿寡妇那样开明呢。
D、[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握着蛇的山神听说智叟都劝说不了愚公,担心他不停地挖下去,就把愚公移山这件事告知了天帝。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愚公要移山,目的是能到达汉水,通过水路到达更广阔的世界。为此,他想别人之未敢想,干别人之不敢干,终于感天动地,成功移山,造福后人。
B、愚公提出移山,家人纷纷响应,连妻子也献策支持:邻人踊跃参与,连京城氏的一个小孩也热心参与其中。可见,得人心之举自然就能一呼百应,老少云集。
C、从人物的名称上看,两个老人,一愚一智,反映了常人的思维习惯和评价标准;而在作者笔下,愚者大智若愚,智者理屈词穷,褒贬之情分明。这种似褒实贬、似贬实褒的写法,形成鲜明的对照,让人印象深刻。
D、交通不便是古代人们经常面临的痛苦,在大自然面前人们总是显得渺小而无力。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道家历来主张顺应自然,但这篇寓言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及其精神,则更具有儒家积极有为的处世态度,激励人们不怕困难,积极有为,改造自然,实现梦想。
答案:
2、D
3、B
4、B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3
愚公移山
北山愚套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迭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 )
A.毕力平险
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争高直指(《与朱元思书》)
C.杂然相许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D.何苦而不平必
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 )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语言简洁,但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于是率领能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运到渤海的边上。
4.寥寥六字,把一个邻家小孩积极参与挖山的动作、神情写活了。作者不直接写孩子小,而是用“始龀”这一典型特征来表现他的幼小,孩子天真、可爱的样子跃然纸上。“跳往助之”中只一个“跳”字,就把孩子兴奋得跳来跳去的那种稚气生动地描摹了出来。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意思对即可)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4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面山而居笑而止之B、汝心之固春冬之时
C、达于汉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D、以残年余力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2、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子孙荷担者三夫”属于定语后置。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句中“箕畚”属于名词作状语。
C、“甚矣,汝之不惠”和“贤哉,回也”句式相同。
D、“出入之迂也”和“苦其心志”两句中,“迂”和“苦”都是使动用法。
13、翻译下面句子。(2分)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何苦而不平?
14、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4分)
答案:
11、A(2分)
12.D(2分)
13、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何愁产不平大山?(2分)
14、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2分)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坚(2分)。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5
愚公移山(节选)(10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6.下列兔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年且九十 存者且偷生 B. 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C. 杂然相许 吴广以为然 D. 以君之力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7.用现代汉语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8.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3分)
参考答案
15.(3分)(1)水的南岸 (2)削减 (3)交换
16.(2分)D
17.(2分)(他们)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18.(3分)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6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仔细观察,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与“始一反焉”中“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
B.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C.困于心,衡于虑
D.一狼洞其中
2、下面句中的“之”与“渤海之尾”中“之”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
C.是炎帝之少女
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3、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惩山北之塞_______
(2)杂然相许_______
(3)无穷匮也_______
(4)河曲智叟亡以应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1)苦于(2)赞同(3)穷尽可能(4)通无,没有
4、(1)就凭你余留的岁月和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2)于是愚公带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7
【甲】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卖蒜叟
[清]袁枚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①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①睨:眼睛斜着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1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叩石垦壤 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B、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C、跳往助之旁睨而揶揄之
D、杂然相许陷入尺许
1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装土石) B、始一反焉(开始)
C、观者如堵(墙)D、老人鼓腹纵之(放开)
1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
B、乙文中画线句应这样划分节奏:“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中将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中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
D、乙文给我们的启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阅读答案:
15、C 解析 A项,敲、打/磕。B项,将近/况且。C项,代词,他。D项,赞同/上下。
16、B 解析 B项,始:才。
17、C 解析 甲文没有运用对比手法。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8
古代有个北山愚公,将近90岁了。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出路。 愚公和家人商量,决心把两座山搬走。有个名叫智叟的人嘲笑说:“你太愚 蠢了,这么大的年纪,还想把山搬走。”愚公批评他说:“即使我死了,还有儿 子,子子孙孙会一代一代传下去,这两座山一定能搬走。”愚公带领子孙天天 挖山运土。邻居们见了也来支援。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派仙人帮 助他把这两座山搬走了。
1. 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增援() 讥笑()
2. 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表扬() 聪明()
3. 从文中的() 这个词可以知道愚公还不到90岁。
4. 智叟认为愚公愚蠢的理由是 。
5. 愚公精神表现在语言上是 ,表现在行动上是 。
6. 本文主要讲了 (在括号里用“√”表示) :
(1) 如果山挡住了出路,就要去挖掉它。()
(2) 只要有决心,并努力去做,就能实现理想。()
(3) 愚公是真正的聪明,智叟是真正的愚蠢。()
(4) 愚公精神真的感动了天帝。()
参考答案:
1、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增援(支援) 讥笑(嘲笑)
2、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表扬(批评) 聪明(愚蠢)
3、从文中的(将近)这个词可以知道愚公还不到90岁。
4、智叟认为愚公愚蠢的理由是:一大把年纪,还想把山搬走。
5、愚公精神表现在语言上是: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子子孙孙会一代一代传下去,这两座山一定能搬走,表现在行动上是:愚公带领子孙天天挖山运土。
6、(2)只要有决心,并努力去做,就能实现理想。(√)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9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以施欤?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惩山北之塞()
(2)以残年余力()
(3)甚矣,汝之不惠()
(4)虎亦卒去()
21、用∕划分句子节奏,划两处。(2分)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22、翻译下列文言语句。(6分)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译:
2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2分)
A、【甲】文体现了愚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世世代代不放弃。锲而不舍的精神?
B、【乙】文小儿胆子非常大,根本不害怕老虎。
C、【甲】【乙】两文均用了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乙】文妇人的仓皇有力地反衬了小儿的自若。
参考答案:
20、(1)苦于
(2)凭
(3)通慧,聪明
(4)终于
21、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1)苦于
(2)凭
(3)通慧,聪明
(4)终于
22、(1)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2)老虎把孩子看了很久,甚至用脑袋去碰他们,希望其中有一个害怕。
23、B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10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4题。
愚公移山
(节选)
河曲智叟关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曹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
(1)固不可彻( )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3)何苦而不平( )
(4)河曲智叟亡以应(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通;(2)穷尽;(3)愁;(4)通“无”。
2、你太不聪明了!
3、D
4、不愚。因为从这个句子里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长远、发展的目光,尽管凭他个人的能力不能实现目标,但他坚信只要后代子孙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会移掉大山!
(意思对即可)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11
阅读《愚公移山》,完成问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近)
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
C.冀之南、汉之阴(阴:〈汉水的〉北岸)
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B.而山不加增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D.以残年余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5.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这首诗和《愚公移山》都以山为喻,蕴含了对困难的认识和态度。试结合诗、文寓意,说说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1)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2)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还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再说,把泥土石块放到哪里去呢?
4.A
5.人生之路是不平坦的,必然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困难,我们要做好面对和克服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并坚信再大的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12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曰:“不也。”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节选自清代吴敏树《书谢御史》)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荷担者三夫__________________ (2)赵兵果败,括死军覆__________________
(3)母置之,吾计已决矣_______________ (4)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且焉置土石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括母上书言于王曰
C.尽以与军吏、士大夫 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D.始龀,跳往助之 王终遣之
22.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
今 括 一旦 为 将 东 向 而 朝 军 吏 吏 无 敢 仰 视 之 者
23.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乙文描写了一位有德有识的母亲。她上书推辞儿子为将,说明她深明大义,有自知之明;她能看出儿子和丈夫的差别,说明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讨得“无随”的承诺,说明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
20.(1)肩负、扛(挑) (2)覆灭 (3)放弃,放下不管 (4)称职 (4分)
21.D(2分)
22.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2分)
23.(4分)
(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子都比不上。(2分)
(2)他父亲当时做(是)大将,用自己的俸禄供养的食客(谋士)要以“十”这个数目来计算,所结交的朋友要以“百”这个数目来计算(此句可意译,翻译出大意即可)(2分)
24.考虑问题周到,观察细致入微(答出一点即可) 见识深远、处事周密(答出一点即可)(2分)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13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选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更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真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阅读题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惩山北之塞_______
(2)且焉置土石_______
(3)何苦而不平_______
(4)无陇断焉_______
2.翻译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语句回答填空。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愚公移山的决定得到大家拥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能体现移山艰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现愚公驳斥智叟胜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太行、王屋两座山被移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这个故事的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参考答案
1.(1)戒,这里是。
(2)安放。
(3)愁。
(4)高地
2.(1)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2)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寡妇孤儿都比不上。
3.(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杂然相许;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河曲智叟亡以应;
(6)帝感其诚。
4.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年纪又很小,他去帮助愚公移山,必然是得到了他的寡母的同意,可见愚公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拥护。再从“跳往助之”来看,他是出自真诚,高高兴兴地去的,更有说服力。(意对即可)
5.示例:不同意。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意对即可)
6.D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14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节选自课文《愚公移山》)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惩山北之塞( ) (2)杂然相许( )
(3)投诸渤海之尾( ) (4)始一反焉( )
8.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句子: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翻译:
9. 画波浪线的两句话表面相似,实际不同。请简析他们的区别。(4分)
答案:
7.(1)苦于 (2)赞同 (3)之于 (4)通“返”,返回
8.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说明: 凿石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9. 愚公之妻的话在于表示疑虑和担心(担心山移不走,且“焉置土石”);智叟的话显然是鄙视和嘲笑,笑愚公不自量力(连山上的草都动不了一根,能把土石什么样呢?)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15
愚公移山(节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⑴固不可彻()
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⑶何苦而不平()
⑷河曲智叟亡以应()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⑵甚矣,汝之不惠!
【小题3】与“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小题4】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⑴通,变通
⑵穷尽
⑶愁
⑷通“无”
评分标准:每处1分,第⑷题直接写“无”,也不扣分,共4分。
【小题2】(1)他们运土石,每年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2)你太不聪明了!
【小题3】D
【小题4】不愚。因为从这个句子里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长远、发展的目光,尽管凭他个人能力不能实现目标,但他坚信只要后代子孙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会移掉大山!评分标准:表明态度,得1分;不怕艰难、坚持不懈,得1分(只写到了‘坚持不懈”也给1分);具有长远的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⑴通,变通,不要理解为彻底。
⑵穷尽,匮也是穷尽的意思。
⑶愁
⑷通“无”通假字
【小题1】试题分析: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一句注意赋分的两个点:一是“易”——变换、“一反”——往返一次两个词语的解释,二是整体意思。
(2)“甚矣,汝之不惠!”注意倒装的句式:“甚矣”是谓语,“汝之不惠”是主语,“惠”的理解:聪明,这是赋分的两个点。
考点:考查句子翻译的能力,用现代汉语表述文言句意的能力。
【小题1】试题分析:A项中“以”是“因为”的意思,B项中的“以”是“因为”的意思,C项中的“以”是“认为”的意思D项中的“以’是”凭借”的意思,和选项中的”以”意思相同。
【小题1】试题分析:从文句可以得出人物的特点或者精神内涵,一是愚公的一句看出即使自己这辈子不行,后辈们还会坚持下去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显而易见。二是子孙无穷而山不加增,可以看出他的远见和信念。
考点:根据文意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悟的能力和对文章人物的分析的能力。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15篇】相关文章:
1.愚公移山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