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作文教学应轻指导重讲评
一、轻指导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作文指导课的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以内为效果最佳,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应淡化学生的作文意识,不宜在写法上给学生过多的限制,目的是拓宽作文的思路。小学生年龄小,观察事物少,了解社会少,生活体验少。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选材单一。他们不善于捕捉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在作文指导课中,只要有一个学生说出一件事,其他同学也照葫芦画瓢。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呢?首先在作文指导之前,要精心备好课,熟悉学生的生活,心中装有方方面面的不同材料,这样在作文指导课中,才能因势利导。如,在指导《我熟悉的一个人》时,我就引导学生,可以写家里的人,学校里、上学放学路上、外出游玩等不同地点去考虑;可以从亲人、亲戚、朋友、邻居、小伙伴、同学、老师等不同的关系去考虑;可以从接触的时间长远去考虑;还可以从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品质特点等去考虑,是写一个爱国的人,还是写一个热心公益的社区工作人员等,这样,在作文指导课中,这些提示如同“自助餐”摆在学生的面前,任你挑选,学生的写作思路自然就宽了,就不会为写什么而发愁了。
二、通过学生自我讲评拓展其写作欲望
由于长此以往,学生被繁重的课程所困,对于写作出现应付心理,再加之一般教师对于学生作文提出过多限制,就像孙悟空戴上了紧箍咒一样,超有自我发挥就会被教师所制止,导致学生的作文出现固有模式,生搬硬套,没有任何创新。久而久之,学生说话时滔滔不绝而写作时却搜索枯肠,对于作文心生畏惧之感。我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在小学作文指导课中的做法是,以轻松愉悦的交流形式开始学生的自我讲评,辅助以美妙轻松的音乐作为背景,使学生处于一种自然状态,在轻松氛围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出现不同观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分组讨论,任意抒发自己的观点;无论结果谁对谁负,在我掌控中收放自如。整个作文讲评过程从轻松到紧张再到轻松,让学生在交流中,启发学生“什么是心理话、什么情况下才有心理话、你有心理话对谁说、一般会用什么形式、你想起了哪些往事”等,从头到尾对作文只字不提,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学生的情感自然流露,最后欣然拿笔,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
三、以欣赏为主的作文讲评课
欣赏课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每个人准备值得大家学习的优质作文以朗诵的形式讲读给同学,并进行分组点评,促进欣赏能力,提高写作能力;第二种是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每一个将自己所学的优质作文进行朗诵,读自己作文的学生无比自豪,每一个听别人作文的学生都津津有味。听完后,学生评析作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精彩的片段,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的作文鉴赏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四、通过讲评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
一篇好的文章好比一幅名画一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酝酿、准备和后期修改而生的,所以,一篇好的文章也是需要经过多次修改的。很多学生养成了写完作文就收笔搁置的习惯,对作文的不足之处不进行修改。在我的作文课上引导学生查找作文中的不足进行修改,养成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在修改过程中发现习惯性问题进行纠正。主要方法为在作文完成后我本人看过学生作文后,但不进行任何批改,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和缺点问题,对于优点,鼓励学生当众朗读自己作文的精彩部分,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对于不足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作文”,在征得作文主人同意的前提下,全班共同讨论修改“问题作文”,学生在讨论修改中学到的方法,然后自改作文,再交换修改。学生自改作文是完善对事物认识和表达的过程;学生互改作文相互学习别人长处,提高作文鉴赏能力的过程。一节作文讲评课拿出一篇“问题作文”作为代表,有意识地帮助一名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久而久之,将会有更多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第二篇:小学作文教学应具备的几种观念
1素质观
小学学生写作文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完成书本上的作文练习?是应付考试?还是为了让学生愿意、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笔者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应是后者,但是又有几人能做到呢?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首先,学生是独立的人,是有思想、有个性,具有主观能力性的人。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认识到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因此,作文的每一个阶段都应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文内容可由大家讨论得出,作文前由学生口述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评价,然后以笔代口轻松习作。
2发展观
首先对每个学生要以发展的眼光去要求和评价(小到标点字词,大至谋篇布局),每次作文的要求不能太笼统,应该提出具体的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作文要求。比如:写人的作文,这个单元如果重在人物的“语言、动作”,那么学生只要达到这个要求就算优秀了,其他的就作个弹性要求,这样学生既有了成功的喜悦,又增强了写作的信心,自己也不会为教学焦虑不安。同时不同层次学生要求也不一样,真正因材施教,让学生每次作文都能进步,这样日积月累何愁不能作文。其次,作文过程也由“扶”、“牵”到“放”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第一,“扶”就是通过学习课文,海量阅读等培养学生的语感;第二,“牵”就是老师精选或学生自选一些好的文章或片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思想意识进行创造性的模仿。比如,在五年级学了《学会看病》一文,笔者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句子并仿写,其中有一个同学选择了“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这句话。他仿写的句子是“时光飞快地流逝,像火箭隐入浩瀚无边的宇宙。”这样也形象地写出了时光飞逝,他的无奈。第三,“放”并不是不管,而是更体现他们的自主,老师进行引导。并且,在修改时教师都只能参考与建议,绝不下定论。
3生活观
学生作文无从下手的原因更多的是没有素材,而素材从何而来,当然是生活。大多数教师从二年级开始就让学生记日记了,但笔者发现:学生日记形式化,内容单一,更缺乏整理。在此,笔者的拙见是:不一定天天写,因为大多学生只能看见“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可以每天安排几分钟进行信息搜集,如果有值得写的,再让他们即兴而作;比如:今年教师节的前一天,学生给笔者过了一个简单但有意义的节日,于是笔者趁热打铁对他们说:“你们好好学习才是我最好的礼物!你们就以此为素材写作文吧!”二十分钟刚过,同学们都陆陆续续地交来了作文,笔者一看,真是如愿以偿。有的写道“当毫无心理准备的老师走进教室,飞舞地撒花、精美的礼物、真诚的祝语、编自导自演的《节日快乐》令他目(耳)不暇接,心悦神驰。老师开心地笑了,我们的心也暖暖地。此时此刻,窗外下起了雷阵雨,雷声阵阵,也许是在为我们的老师祈福吧!外面那棵大树也欢快地跳起了优美的舞蹈,为老师庆祝;老天爷也激动地热泪盈眶,为师生的融洽而感动吧!”有的写道“今天由于自己的大大咧咧忘记了教师节,几乎没有了我的容身之地,但好在老师是一片汪洋大海。”还有的写道“我们把一切准备好了,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我们耐心地等待着,心里那高兴劲就甭提了。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三分钟过去了……‘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终于打响了。门口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东风’来了,同学们屏息凝视……”这些都是学生的真情再现,当然写起来就轻松。笔者所在当地没有在公共场合讲普通话的氛围,那么在人物语言这方面除了让他们留心生活外,笔者觉得还应时常注意与普通话的差别,有意地加以比较和更正,有助于他们日后的发展。
4互评观
如果每篇作文都由教师全批全改,按我们一般的速度每篇至少两分钟,一个班改完至少九十分钟,关键是当作文本返回学生后,有多少人在看?这真有点儿费力不讨好。作文不改又不行怎么办?鄙人认为:应当学生互评,小组互评,班级互评。首先,老师交给学生批改作文基本的方法,每次提出具体要求,小组内相互评改,重点推选出优秀的文章、段落、句子,哪怕是一个词。第二,赏析优秀习作,由本人读作品、谈想法,并接受别人的褒奖和“挑刺”。第三,求助帮扶,由自认为不好的习作者提出请求,集体或专人帮扶。第四,全年级几个班各评出几名优秀者,展示自己,接受大家的“检阅”,优秀的推向校刊或其他刊物争取发表。只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独立的人,为“办好群众身边好教育”,我们就会学习“充电”,随时改进、更新自己的理念,真正“与时俱进”,遇到的任何困难也会迎刃而解,我们也会乐在其中!
第三篇:小学高段“情趣作文教学”初探
一、精心设计活动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情趣妙生
在本期里,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掰手腕、心有灵犀、猜中指等小组活动;举行了校园美食节、跳蚤市场、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的班级大型活动。丰富的活动给了学生鲜活的写作素材,我再适当指导,强调表达出自我内心的独特感受,这样写出来的作文真正是放飞心灵、真情实说、自由表达。以校园美食节活动为例。准备之初,我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小组成员一起设计美食节的食谱,店铺名称,给本店画宣传海报,向家长拜师学艺,练习制作美食。学生们兴致勃勃,每天中午一有空,小脑袋就挨在一起写着,画着,一幅幅富有创意的海报,一张张别具匠心的食谱就出炉了。我布置了一则练笔:画美食节宣传海报。有的学生抓住分工不同,本组成员如何合作完成来写,有的学生侧重描写自己反复修改的心理活动,还有的学生重点表现海报的内容。一周过去了,我在班级QQ群里发起了美食秀的图片展活动,每个学生把自己在家准备的材料,精心烹制美食的过程,做好的美食成品等照片一一展示在QQ群里,家长们,孩子们都纷纷留言,评论,提建议。学生在互动中观察、反思、表达。学生还以说明文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制作美食的过程。又一周过去了,到了“六一节”前夕,我们准备充分的校园美食节活动开始了。这一天的活动在忙碌、紧张、兴奋中结束,我让学生马上计算除去成本盈利多少,有什么收获?在讲台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简单的陈述。回到家里再写一则日记,记下今天的感受或是难忘的地方。(这是我班的学生王丞铭写的日记,他记录了自己买东西的艰难过程。)美食大会终于开始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教室。啊!只见4楼的走廊人山人海,每一个“小商店”都被好吃的同学围得水泄不通。我也不甘示弱,慌忙地冲进1班教室,用两块钱买饼干,6块钱买鸡翅,2块钱买西瓜汁儿……10分钟过去了,我从惨不忍睹的人流——1班的教室中挤了出来,又挤进了另一条“河”中。只见各班的老师站在走廊边儿,在那儿大声喊道:“买了赶快回教室,小心摔倒!”吆喝声,讲价声,老师们的催促声,混为一体,形成了一首交响曲,久久回荡在我们的校园。我一手拿着凉面,一手端着西瓜针儿,嘴里还衔着鸡翅膀,小心翼翼地向前走着。美食节的第二天,我出了一个题目“校园美食节”,把自己参加美食节的过程,见到的情景,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所有的学生都说太好写了。很多学生一气呵成,写了800多字,就连平时最怕写作文的学生也乐呵呵地快速写完400多字。
二、观察记录生活的变化之美,让学生的情趣久生
在生活中,很多学生不能主动发现美,一到写作文就苦于没有素材,咬着笔杆无从下笔,这样作文谈何情趣呢?在生活中,令我们感兴趣的事其实很多很多,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这些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都可以成为学生叙述经历、抒发感受、发表议论的途径,只不过需要老师去提醒学生观察记录。在温暖的春天,时常有马蜂飞进我们教室,扰乱我的教学,胆小的学生吓得东躲西藏,哇哇大叫,我就马上让学生写片段《马蜂飞进教室》,一天中午,又有调皮的马蜂飞到我的讲台旁,怎么赶也不走,我一巴掌把它拍死了。学生回家的日记有了题目《我的老师》,写老师怎么打马蜂的。(附我班学生荣照曦的作文《我的老师》片段)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的中午,茉莉花散发着清香。春天的重庆就已经很热了,我们为了透透气,把窗子大大打开。突然,一只马蜂飞进了教室,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都投向了那只马蜂,当然,我也不例外。那只马蜂在我们教室里转了一圈,然后飞走了,大家刚松了口气,又有一只马蜂飞进来了。这只马蜂可调皮了,一会儿飞到某同学的苹果上,一会儿飞到某同学的杯子上,吓得同学们哇哇大叫。这时,田老师走进教室看到了这一切,为了不让马蜂伤害同学们,她急忙拿起一本书,朝马蜂狠狠地打去,可别小瞧马蜂,还没死呢!田老师立即又抱起一摞书压上去,马蜂顿时上了天堂。大家把窗子马上“封”起来,预防再次有马蜂飞进来。田老师这才松了口气,她笑着说:“这只马蜂一再威胁同学们的安全,我只有把它就地正法了。”在春天里,我给每个学生几颗花种子,让他们种在花盆里,每隔几天就去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把学生写得好的作文当做范文读给大家听。科学课上,老师发了蚕给学生,我又布置学生写《蚕宝宝成长记》。校园里的黄角树落叶,发芽的时候,我带着学生在树下流连、观察,写《校园里的黄角树》。一名学生写到:校园的黄角树高高的,叶子也非常嫩绿。它们有一些还没开呢,有的却长满枝头,树叶向下,就像一个失落的小女孩。有的抱成团,像一朵绽放的鲜花,有的连成一排排,像一群孩子在排排坐一样。如此鲜活的语言是出自一位以前害怕写作文的男孩子的笔下,有了真实的体验,学生的作文就有了情趣。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原理说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真实存在的"生命体",他们都处在活的"生命态"之中,每一个生命又都具有多样的"生命欲"(如求知欲、表现欲、探究欲、成就欲等)。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就要把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激发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作文情趣点,让学生我手写我心,自由而激情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感悟。
第四篇: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1小学作文教学特点分析
1.1学生特点分析:作文教学要充分分析小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等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小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对于表达的需要还有一定的欠缺,但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比较丰富,对生活的理解也在逐渐加深,对生活的体验也在丰富,这有利于小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此外,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乐于尝试新事物,体验新方法,这些宝贵的品质都让小学生的群体充满活力,这都有利于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1.2写作特点分析:小学高年级的写作,在前期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积累上,在看图写话的准备下,有了一定的较为完整的作文模样。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必须在写话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要给学生一定的模仿机会,要让其学会去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教给学生把自己知道的或者经历的故事写进自己的作文中去。能够对身边的现象表达自己的情感。此外,还要让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去表述自己的思想,用优美的语言去雕饰自己的作文,为今后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提升途径分析
2.1夯实写作基础知识: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文的写作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追求,要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必须从基础做起。这个基础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主要是指学生积累的字词、标点符号、文学文化常识等内容,以及生活中所见所闻积累的时政热点等内容,这些都是学生写作的基础,为学生写作思维的开发和自由思想的表达打好坚实基础。对于这些知识的积累,课堂上学生要紧跟教师的安排,扎实掌握每一课的字词,生活中多观察,主动记下不认识、不熟悉的字词,勤查字典,做生活的有心人。二是写作的基础知识。比如,作文时要让学生知道,写作文要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写作的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的意思要明确。不要有错别字,标点符号要正确,作文要有一定的格式,以及要运用一定的句式,尝试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等。如在写作《我的好朋友小刚》时,先让学生明确写作重点是小刚的优秀品质,写小刚的优点,写他生活中乐于助人的先进事迹等。
2.2引导积累写作素材:写作一定要有足够的素材作为支撑,才能根据写作的需要,进行适当的筛选,把合适的内容表达出来。小学生作文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储备足够多的写作材料。写作素材的积累,可以通过几种途径进行:一是通过课文的学习进行积累。如在学习《晏子使楚》一文时,就要让学生对晏子的故事进行熟悉,要会复述,作为备用素材储存到自己的大脑中。又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要通过五壮士的事迹,让学生明白他们是为国牺牲的英雄代表,就可以把他们的事迹存储到脑海中,在写英雄和爱国的作文时,作为素材使用。二是要从生活中去积累素材。现实生活才是写作的不竭源泉。广大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和写作素材。如,在练习感恩的作文之前,可以让学生利用一定的课余时间,观察父母、老师、朋友对自己的关怀、关心和帮助,有了观察的内容,写作就水到渠成。
2.3阅读提高语言素养:较高的语言素养是学生写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小学作文教学和训练的重点内容,提高小学生的语言素养,为学生以后奠定写作的语言基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小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不是凭着几天的热情和勤奋就能解决的,而是一个逐渐积累的漫长过程。当然,最好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阅读,通过大量阅读和长期坚持,不断培养自己的语言,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语言水平。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对课内教材的阅读,也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很多优美的诗歌、散文等文章,阅读它们有利于积累语言知识。例如,《泊船瓜洲》《窃读记》《慈母情深》《再见了,亲人》等都是优美的诗篇,阅读乃至背诵这些作品,把其中的优美语句进行适当引用或者化用,对于初学写作者是个有效途径。二是进行课外泛读。课外阅读主要是挑选一些和小学生年龄知识结构相符合的、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进行大量的阅读,在坚持的过程中一点点提升语言素养。例如,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能力实际情况,阅读一些简易的文学名著,像《红楼梦故事》《鲁滨逊漂流记》等。
2.4养成良好写作步骤:在具备了基础知识的积累后,写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去完成一篇具体的作文了。对于作文的写作,一般都是有时间和内容的要求,这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程序,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如,在练习写人作文时,小学生应该先要明确,写人是要通过事件来表现人物的,那么是通过一件事还是几件事来写人呢?然后还要明确,写人还要有必要的人物刻画,通过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然后写作中再对写作语言进行一定的加工和雕饰。这样的过程,把人物的主要特点和品质就能鲜明地刻画出来。
2.5进行有效仿写训练:对于深奥的写作原理,小学生也许不可能每个人都能理解,但大多数学生都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这时候进行写作的模仿练习是非常不错的方法。仿写既可以是一段文字的仿写,也可以是对整篇文章结构的仿写。如,在学习《白杨》时,可以设计一个片段写作的练习,就某一话题让学生仿写人物对话。学习《詹天佑》时,就可以让学生对特定的人物进行仿写训练,先总写人物的主要事迹和贡献,然后运用具体的事例叙述人物的主要贡献,最后进行总结。2.6通过日记练习写作:作文水平的提高,只靠理论知识和课堂的有限练习,还远远达不到要求,小学生必须进行勤学苦练,坚持不懈地写作,坚持把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及时写入文章中去,由此,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作文水平。坚持写作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3提升作文教学质量应注意的问题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对于课外阅读,教师要给予小学生一定的指导。既要帮小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也要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大概的讲述,这样就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扫清障碍。二是对于小学生写的日记,在合适的条件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批改,这既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有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可以让教师对学生日记中的语言进行指导,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总之,小学作文教学必须认真研究小学生的特点,认真钻研作文教学的规律,从夯实基础知识着手,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其从生活中获取灵感的能力等途径,以此来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
第五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一、勤观察,多积累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把看到的、感人的、印象较深的情景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人,要注意观察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从相貌、仪表、语言行动等方面,进而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出一个活生生的人;见到有意义或感兴趣的事,要注意观察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特别是精彩场面或者是有矛盾冲突的场面,从而把事件写得真实、生动。此外,还要多组织小学生去参观名胜古迹,让学生掌握观察点及观察顺序。每次观察以后,要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况有条不紊地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再让他们写成作文。学生观察的次数越多,那记录的就越多,积累起来的素材也就越多,在作文时自然就有话可说了。
二、勤读书,多搜集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读的多了,就会在“不会写,写不好”的时候,学习别人的思路。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通过阅读可积累语言材料和思维技能技巧,积累得越多,写作时就越能得心应手,教师应鼓励学生做笔记,利用学生记忆强、模仿好的特点,通过复述识记训练,让书面的语言、词汇、写作技艺烙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同时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名著,让他们摘抄一些名言警句、谚语格言、名人名句,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领略名著的魅力,学习一些优秀的写作方法,让名作佳句在他们心目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运用于写作中,使文章产生简练、概括、有感染力的效果。
三、勤写作,多练笔
教师要让学生勤写作,多练笔,可开展“一日一说”“一日一文”活动,让学生在每天上课前做三分钟口头作文,每天指导学生把身边实情、真情写一篇作文,做到“心有所思而作,情有所感而发”。多写,就不能只拘泥于两周一次的大作文的练习量,除集体集中写作训练之外,还要让学生多写日记,多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只要写出来就能交流,就能点评,就能提高,天长日久,就会熟能生巧。多练笔,不仅是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是对思维能力、认识水平的锻炼和提高,更是一种写作态度、写作习惯的培养和写作基本功的积累,应当成为每天学习写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学生写的长还是短,不管其写的水平高还是低,教师都要对学生予以肯定,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四、勤点评,多互评
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的作文,不能简单地标个甲、乙、丙、上、中、下,给个分数完事。作文讲评也是教书育人的重要环节,简单处理、枉下评语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小学生作文,教师要掌握“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由于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参差不齐,在作文讲解时就要表扬好的,带动中、差的,尤其是对平时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哪怕是作文中的一段或一句话写得有新意、有特色,教师都要抓住“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要让学生互评互改,这有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开阔思想,交流写作经验。通过互评互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使他们熟练评改程序,掌握评改方法,从别人作文的成败得失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使自己终身受益。
五、激兴趣,勇创新
苏霍姆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可以从范文激励、命题激励、竞赛激励等方面去进行。如每次写作前,选出几篇范文,张贴在教室、校内墙壁上,或推荐给学校广播室播出,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另外,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采取多种评奖活动,也能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在班级开展作文评选,设“优秀奖”“进步奖”“小红花奖”“五星奖”等,让班内学生人人参与,互相竞争,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好教师就要学会让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来,能够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实施放开式写作教学,让他们能够“我手写我心,我文表我情”,写出自己的感受。具体做法:鼓励学生在课上大胆发言,在班内公开演讲,说自己的真话,敢于求新求异,写出真实的自我,让学生在宽松、活泼能充分表达自己写作观点的氛围中展现个性,展现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总之,教小学生写作不能只给小学生读几篇范文,抄几个好段落、好句子、好词语,必须多加指点,多教给他们好的写作方法。这样,才能上好小学作文课,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六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1借助多媒体技术激起学生写作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只有让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才能激起主动参与写作的欲望。但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少,往往造成他们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说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突破地域、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等通过熟悉的图画、文字、声音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鲜活、生动的形象,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积极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写作素材,不仅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还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2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动听的音乐、绚丽的色彩、迷人的动画特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在作文教学时教师可根据习作要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学生平时不易看到的内容呈现在眼前。以生动的图、文、声、像拨动孩子们的心弦,然后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抓住特点、观察事物效果,也可以将特定的镜头缓慢播放、定格、放大、重复强化学生的观察。训练教学时指导学生随着图像的播放按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进行细致地观察。有序地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并展开联想。
3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作文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把收集的零散素材,通过生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一篇习作语言的运用与表达的精彩与否,是形成好习作的关键。我们可以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写出通顺优美的语言。如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让学生对着画面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我们也可以将学生熟悉的广告语言、小品语言、公益广告语等,或一些优秀的例文,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在欣赏丰富多彩的内容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生动、优美、形象的语言。这能使学生领略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生动与形象,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4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化习作评价方式
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语文教学,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作文教学评价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可以把典型的词、句、段展现给学生培养他们基本的修改能力;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媒体,将自己的习作展示给大家供同学阅读;学生还可以在评析他人作文的过程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毫无局促之感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有价值的修改意见,使自己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我们还可以利用论坛的优势,先将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放到论坛上,课堂上引导学生自由阅读。既可以独自阅读,也可多人同时浏览。鼓励学生及时将自己的看法作为回帖传发到论坛上。后读的同学不仅可以看原文,还可以看别的同学撰写的点评。这样除了评点原文还可以就别的同学的点评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互不干扰。最后我们应该给学生一句赞美、鼓励的话语:如“你真个小文学家!”、“只要努力你会更棒的!”等。也可以给学生一个富有激励的图像,这样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学会了评价别人习作,非常方便效率极高。在作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弥补传统作文教学的拘谨与低效,极大地增加课堂容量,还可以高效地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兴趣和激情,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合理巧妙地使用,就会将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这样,语文课堂活起来了,教学效果自然也就提高了。
第七篇:作文教学中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一、提升阅读积累,丰富情感体验
阅读是输入,是积累的过程,写作是输出,是表达的过程,没有足够的积累,表达就难以生动、难以切入人心,小学生生活经历少、情感体验少,想要写出动人心弦的文字,想要让文字浸透想象的芬芳,则必须通过大量阅读来获得体验。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不但能积累词汇、拓宽视野,更有利于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很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为此,教师应注重在平日教学中进行引导,为学生阅读指明方向性。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针对低年级小学生,教师可适当选择绘本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料,低年级小学生识字少、自控力较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而绘本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表现形式可牢牢抓住孩子们的眼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且优秀绘本中往往将深刻的哲理蕴含到有趣的卡通形象,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心灵的洗礼,走入真善美的世界,例如日本经典绘本《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故事的主角是一只自小被食草恐龙收养的霸王龙,他有着与肉食恐龙完全不同的成长经历,偶然情况下救了一只刚刚破壳的食草幼龙,因为一句“你看起来好像很美味”,搭建起了超越种族的亲情纽带,共同谱写一段携手冒险的篇章。作者娓娓道来,学生随之进入瑰丽神奇充满爱的世界,想象自己与小恐龙一般睁着圆圆的眼睛,盯着比自己硕大百倍的生物,当学生与作品达到共鸣时,情感便超越了文字本身,将现实与想象连接起来。针对中高年级小学生,教师可选择一些经典童话和名著简本,例如《安徒生童话选》、《天方夜谭》、《西游记》故事等,让学生跟随拇指姑娘、小益达一同去感受生命的美妙,跟随阿里巴巴与阿拉丁的脚步与恶人们斗智斗勇,跟随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坚持不懈……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萌芽》、《智慧背囊》等哲理儿童文学作品,在不断的阅读积累中,优美的文字、奇妙的情节、丰富的知识镌刻于学生的记忆,待到“用”时,自然可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二、引导学生观察,启发立体思维细
致的观察力是描写生动的重要前提,可以说一篇优秀的文章,骨架便是由观察与想象构成,艺术来源于生活,有一双“发现”的慧眼,不仅是培养想象力的基石,更是学生感受生活美的内在需求。观察不是冷眼旁观,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冷冰冰地将一切视作了无生气的物体,而需要以一颗美好的心灵去体会,将自身融入环境中,让一草一木染上属于自己的色彩,将天空白云涂抹出不一样的颜色。为此,教师可适当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引导学生感受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的美好。春有繁花三千,夏有绿荫片片,秋有硕果累累,冬有白雪皑皑,教师可带领孩子们赏《春雨的色彩》,看《秋天的图画》,叹《夏夜多美》,感受《生命生命》,将课本知识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一个事物,呈现在不同学生眼中便是不一样的形象,在集体活动中,学生还可以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得到的体会,例如,在与孩子们一同观察云朵时,有的学生说染上金色的云朵看起来像一只翱翔九天的凤凰,有的学生说太阳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云朵帮着它和我们玩捉迷藏……孩子们的心灵是无邪的,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极为丰富的,以观察为切入点进行积极引导,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将逐步提升。
三、精心设置练笔,训练想象能力
在获得知识积累与实际体验后,顺理成章地进入输出的过程,需要教师精心设置练笔主题,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训练,唤醒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已有经验与情感化作源源不断的清泉,浇灌笔下的土壤。如前文所述,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从童话开始,其写作兴趣亦是如此,故教师在设置文题时也可从童话入手,让学生对绘本内容进行扩写,对童话进行续写或改写等等,学生在阅读童话时经常会对结局抱有遗憾,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例如学生在阅读《海的女儿》时会为小美人鱼变成泡沫而叹息,教师可顺势请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如若一开始小美人鱼没有找到巫婆,她该怎样与王子再度相遇呢?如果小美人鱼能够对王子说一句话,她会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呢?通过类似的扩展,学生的想象力将无限延伸。除此之外,教师还可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将既有观察添上想象的瑰丽色彩,例如在描写小动物的主题中,有的学生写到小猫的眼睛“像灿烂的星辰,泛着细碎的幽蓝微光”,将实际观察与想象结合,一句眼睛,便踏入了奇幻的想象空间,妙不可言。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平日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实践,更需要教师满怀热情,以积极的心态感染学生,以阅读为前提,以观察为基础,让学生的想象力在习作空间中自由飞翔。
第八篇:信息技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1小学作文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弊端
1.1特点
1.1.1生活是写作永不停止的源头活水。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素材。在实践中,接纳社会、融入自然、热爱生活,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想象,孩子们的思维大多充满奇思妙想,有效的开发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2兴趣是写作永不停歇的动力。教师往往会规定字数,预定题目来达到统一的目的,然而这种束缚常常会让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大大降低。如果创设一个好的环境培养写作兴趣,写作质量一定会节节攀升。
1.2弊端
1.2.1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只有黑板与教科书,单一的模板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也是单一的听讲与记笔记,这无疑效率是极低的。
1.2.2学生年龄不成熟。小孩子的自律能力远不如中学生,由于心理与年龄的限制,枯燥的课堂使得他们的效率更低,教学质量更差。
2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2.1“环境-交流-感触”教学模式
2.2.1创建环境,启发思维,培养灵感多媒体呈现的素材直接、广泛、趣味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使得学生有兴趣思考,开启灵感的水闸,让创新的文章喷涌而出。学生只有充分的参与进课堂活动中,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各小组分工协作,在讨论中相互学习与启发,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能力,在积极的思考中,习作情感得到升华,为写作最终阶段打下基础。
2.2.2贴近生活,富含情感,丰富经历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又归结于生活。作文是生活的实际应照,老师就应从该方向,着重让学生了解作文中的生活,而信息技术方式又可以灵活多变的,图片,动漫,文字,每一种方式都会给学生带来不同方向的体验,通过快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更好的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创造出新颖且不失乏味的作品来,只有更好的理解生活的意义所在,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来。
2.2.3平台互动,交流沟通,互助互利信息化时代让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而写作又是练习交流能力的一种方式。如今生活中接触到的多媒体工具越来越多,在手机、电脑、笔记本等工具上寻找丰富的信息,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同时同学,师生,学生与陌生人的互动更加方便,从而提高写作技巧,培养优秀的写作能力。
3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的意义
3.1充分利用课堂资源
教学活动本身就应该是丰富多彩且充满乐趣的,教师要收集整理好资料,在课堂中呈现最优最多的信息量,让学生学会利用资源,了解信息,应用信息。
3.2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虽然先进,但这些排版与设计,仍会因教师的想法与态度不同而导致质量的差异,教师应积极策划整合,编排设计,按照学生认知事物的顺序,科学利用多媒体设备,目的在于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有发散的思路和写出优美的文章。小学生的作文教学质量如果想要提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实现的,在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模式中时,充分体现其较传统教学模式的优越性能,培养兴趣从娃娃抓起,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深刻的生活理解,熟练的写作方式,灵活的思维创新以及娴熟的交流互动,都是老师应达到的培养目标,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便捷的方式,使得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为真正实现目标提供一个很好的途径。
第九篇: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
一、小学作文教学通过思维导图进行优化的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理论依据
一般来讲,有效教学理论主张遵循客观教学规律,强调强化目标管理和过程评价,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是一种教学效益量化、可测,面向全体学生且可实施反思教学的先进教学理念。因为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高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所以有效教学理论符合现代教学要求。
2.现代脑科学理论依据
相关脑科学研究显示,人体大脑分为右脑和左脑两部分,其中右脑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能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大脑思维是具有网状和发散性特征的图像,而思维导图主要源于大脑神经元,且大脑神经元特殊的图式化结构也体现着大脑思维,所以,大脑思维生理机制与思维导图相吻合,以便开发和挖掘大脑潜能。
3.建构主义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是对认知主义的延伸,着重强调学生是积极、主动创造知识的人,而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结合学生实际,基于学生实际思想,通过提供恰当、合理的问题实例或情景来督促学生不断反思,从而导致学生产生认知方面的冲突,最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重构认知结构。
二、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方法
小学作文教学中,思维导图方式的广泛应用和实践,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就是将思维导图教学理念有效融入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以此进行教学设计优化,并进一步理解作文教学技巧训练和指导过程的方法。必要时,还要确保导图优化符合教学实际,并保证其在特定的时间内大大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1.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作文教学的技巧训练体系本文主要将六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运用一个月的时间训练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然后,在第二个月着重训练其思维能力、聚合性思维能力以及想象性思维能力。最后,运用其他时间了解和熟练运用思维导图方式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实施阶段性训练,也称作片断性训练,即通过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阶段的习作要点,进而准确、全面地把握相关事物,进而具体、深入作文层次。因此,思维导图模式能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习惯和能力,从而赋予每人一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因此,在整个阶段性指导和训练中穿插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发掘事物本质,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和观察,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
2.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具体流程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的先进教学技术,不仅能培养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还能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进而大力支持所有教师和学生进行修改和点评作文。(1)在小学作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错误明显以及质量较好的典型作文展示给学生,进而让学生进行评审,便于学生产生真实感受。(2)要求学生按照典型评析的方法和思路品评自己的作文,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和进步。(3)利用互评互改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写作教学效果。
三、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作文教学的教学效果
将思维发散法应用于小学生写作中,能促使学生快速理清思路,进而有效搜集和整理相关素材,从而迅速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作文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和大量的学习工具,以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由上可知,小学作文教学通过思维导图的不断优化,不仅提高了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锻炼了其写作质量和技巧,还有效完善了教学环节。另外,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还解决了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其他问题,但思维导图理念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和探索,以便将思维导图理念更好地运用到小学作文教学中,促使小学作文教学长远发展。
第十篇: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灵活定题
一、借助日记,点题而练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选定什么样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训练才合适,如何教学才能让全班学生都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这是一线语文老师常常面临的问题。经过一番探索和实践,在这方面,笔者总结出几个小小的招式,在此与同仁们分享。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在安排课内作文时,都往往不会一成不变地按照教科书上编撰的内容去安排,因为教师们都知道,语文教科书在编写时要照顾全国,包括大江南北,包括城市和乡村。因此,教科书中的习作题未必每次都适合自己学校里班级的学生。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鼓励各地教师发挥创造性,自主利用本地课程资源,灵活地开展语文教学。基于此,笔者常常采取“借助日记,点题而练”的方法安排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我通常会隔三差五地安排学生写日记。学生的日记,很多写的是学生最近看到、听到或经历的事,其中常常会有全班都听闻过或经历过的较特别的事件,学生要是感觉印象较深,便会在那几天都用来作为日记的素材。
二、一题多练,全面达标
在班级作文教学中,传统的做法,一般是这次习作做过的题目、提出过的要求,下一次不再做了。这样做,对作文水平较好的学生完全能行,因为他们可以不断尝试写新鲜的作文,学习到不同的习作方法与经验;可对于某次作文写完后根本没达到要求的学生来说,即便在老师与同学的启迪下有了重新写好原题作文的信心和思路,也没有了再次尝试的机会(一般老师不要求学生是不会主动重写的),这样,他们就“纸上得来终觉浅”,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在受启发后去“躬行”。为了让作文能力较弱或虽然作文能力强但因为某些因素而一时没有写好当次作文的学生能获得再次创造出“好作品”的机会,我常常会采取“一题多练,全面达标”的办法,布置学生对某次作文写上第二次,乃至第三次。
三、滚动定题,分批而作
众所周知,新课程背景下,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有了更大的个性创造的空间,而且提倡尊重差异,倡导分层教学。因此,班级作文并非每一次都要做同一个作文题,对某个作文训练目标也并非要让所有的学生都一蹴而就。既然这样,“滚动定题,分批而作”的训练方式就有它的市场了:当某次作文写下来,有一部分学生达到要求而另一部分未达要求时,下一次作文,达到要求的学生便可写新题目,未达到要求的学生则可重写老题目;当发现某个新题目适合全班学生写时,没写过的学生可用它写一写,写过的学生又写下一个新题目。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应摒弃古板和僵化,不应囿于一种固化的老套模式,而应尊重学生,尊重个性,尊重学生不同的经验系统和能力水平,遵循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班集体的课程资源,灵活地开展习作教学,扎扎实实地落实好每一阶段的习作目标,全面提升所任班级的整体习作水平。
【小学作文教学知识十篇】相关文章:
1.知识小学作文
7.小学作文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