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由的作文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自由的作文 篇1
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我一下子变成了一只顽皮的小猴。
刚开始,我很害怕,不过很快就适应了,我想吃糖,不会有人硬叫我去吃面包;我想休息,不会有人逼我去写作业……我像一只顽皮的小猴,在家里东翻翻,西找找,还把沙发就被当成蹦蹦床,跳得尘土飞扬……
跳着跳着,我脚下一滑,摔了个四脚朝天。忽然感觉屁股下有个硬硬的东西,一看,乐了!这不就是被妈妈藏起来的电视遥控吗?太好了!我可是好久没看电视了。我赶紧打开机顶盒,以一秒钟换一个频道的速度按遥控。哈哈——终于找到了喜欢的动画片,我要一次看个够!对了,还得找点吃的,我打开柜子,翻出一包山核桃肉,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装袋,抓了一把塞到嘴里,抿一抿,嚼一嚼,又脆又香!这可是我的最爱哦!
我狼吞虎咽吃了半包核桃肉,看着有趣的电视节目,笑得前仰后合。忽然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传来,不好!爸爸妈妈回来了!我跳下沙发,抓起一本书,溜到房里去了……
爸爸妈妈不在家,我的自由乐园真好呀!
自由的作文 篇2
我常问自己,什么,是自由?
家的旁边,有一个公园。公园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因此许多老人家都喜欢到那里或下下象棋,或聊聊家常,或耍耍太极。
那是一年盛夏的早晨,被阳光烘烤得通红的大地无声呻吟着,很难受,却很喜欢,这种感觉很微妙,爱,是因为盛夏的热情。禅还是一如常往地叫着,发出烦人的叫声,却散发着夏天那种独特的气息,这使我摒弃了讨厌,享受着这夏天的美,夏天的热情。我独自走在公园的小径上,享受着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正当陶醉之时,耳边悠然传来一阵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好好听啊!这是什么?我下意识地朝声音源头望去,只见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领着一个鸟笼站在一大树后,笼中有鸟儿叽叽喳喳地唱着。我好奇地走了过去,问老爷爷:“爷爷,爷爷,鸟儿叫得好欢快哦。”爷爷见了我,弯起了白如雪的粗大眉,用微沙哑的声音说道:“傻丫头,这可是一曲充满凄清的悲歌啊!”听了这话,我心感疑惑:“怎么会?您看,这鸟儿,在笼中多自由啊,想吃就吃,想唱就唱!这就是自由啊!”爷爷用手轻轻拭去耳边的汗水,哼地一声冷笑着。看着爷爷那副不屑地样子,我心里顿时发毛。爷爷接着叹了口气:“哪里啊,都什么和什么?对于鸟儿来说,蓝天才是真正属于他的地方。人类困住他,让她在牢笼里不断过着十年如一日的生活。因此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天堂,不能在空中翱翔,不能与家人团聚,不能在林中觅食。人们不单抹杀了他们的自由,更让他无心歌唱,它的歌声更多诠释的是那种无奈或对自由的渴望。”我的心不禁微微一颤,原来看似欢快的鸟儿却有着这样的背后。我的目光停在了那只微小的东西上,全身青黄色,在笼中跳跃着,褐色的眸子左右转动,突然,他一动不动,凝望着蓝蓝的,轻轻的,那片蓝天。
老爷爷伸出颤抖的手,然后伸向铁丝制的金色华丽鸟笼,然后说道:“丫头,让你听听真正的欢歌吧!”老爷爷解开了笼子,鸟儿雀跃地跳了出来,它回望了一下老爷爷,叽地一声,以示感激。然后他慢慢伸开翅膀,欢快地唱着,犹如叮咚清泉,是那么清澈,是那么清脆,那么纯净。他飞走了。“自由就如这般,无拘无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才是自由。”老爷爷走了,显得很高兴。
哦,自由就是无拘无束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管有多少个牢笼捆着你。
今天的天格外蓝,格外广。
自由的作文 篇3
在我家后面,有一片草地。趴在窗户上看,它像一个长满绿毛的大鸡蛋。
从远处看,草地的四周有一些树围着,当然了,不是人工所为,是自由的。东一棵,西一棵,上一棵,下一棵,勉强围住了这片草地。中间有一条小径,呈米黄色。在一片绿色中,横出一条弯弯曲曲的路,倒像在画家涂过的绿纸上飘着一条白色的纱巾。那草的绿,是一种自由的绿,不是画家费尽心思调出的多种绿色,那一种都不是。这自由的绿是与众不同,不拘一格的绿。让我看到了小草那生机盎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风采。
对于草来说,花儿也是美丽动人,尽管它们极小。这里的花儿拥有自由,虽不如那温室中的花儿秀丽高雅,却风吹得,雨打得,而那温室中的花却不堪一击。野花尽情地长想,想长在哪,就长在哪,想开多美的花,就开多美的花,就算不开花,也不会有人质问它们为什么不开花。俯视着这片草地,花儿杂乱无章而又自由自在地镶嵌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我觉得很美,不是庄严的,是轻松的。有时候望得出神,我便觉得这是一幅杰出画家的画儿,富有诗情画意。有时,微风吹过,花儿在翩翩起舞,尽情摇摆,草儿也边打节奏边含情脉脉地唱着,它们都动起来了,真是黄金搭档啊!这种美,随着歌声轻轻地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在花草的下边,就是小虫子的天地了。这里的主要居民是蚂蚁。真佩服蚂蚁,到处是蚂蚁的洞穴。总会有一些小孩子来欺负它们,但它们仍然住着,艰难地住着。我想,它们大概是留恋这里的自由、快乐吧!
每个人都渴望自由,如果你心情不好,最好出去透透气,说不定可以意外地发现一个自由的小世界哦!
自由的作文 篇4
之所以称复杂性自由,而不叫复杂性自由主义,因为还谈不上主义这么高大上。但自由是一个好东西,所有观点的人都可以用。以复杂性范式看待自由,同复杂的自由主义与简单的自由主义会有什么不同?
在我看来,复杂的自由主义与简单的自由主义,在范式上都可以归结为简单性自由。简单性自由,是指复杂的自由与简单的自由的总和。复杂不同于复杂性。一个用机械的科层制组织起来的大企业,内部可能非常复杂,但结构上却是简单性的。因为科层制本身就是简单性结构。科层制再复杂,本质上也有别于扁平化的生态组织,不具有生态组织那种由不可还原的多样性构成的复杂性。
复杂的自由主义与简单的自由主义之间有什么差别?汪丁丁没有详细讲,张维迎更是不承认这种差别有意义。不过从旁观者看,差别还是有的。简单的自由主义更多强调直接的自利;而复杂的自由主义更多通过“内生偏好的”利他,迂回地强调自利。映射到策略上,前者更强调在“中国问题”的复杂背景下强调自由(汪丁丁,20xx),后者更主张直截了当地强调自由。
这种自由主义的集合,被人新称为“朗润派”,与共同强调复杂性范式的“颠覆派”(陈禹、我、韩小明和杨培芳)在简单性与复杂性这个范式上,观点形成差异,不是偶然的。但即使身在其中,也难以讲清双方不同在什么地方。许多看客干脆就认为双方观点差不多。但随着讨论的深入,其中的实质性分别还是慢慢现出来。
3月6日,致福轩的一位听众,游敏老先生给我打电话并发来一文,指出新旧两种观点的分歧,实际是哲学观的不同。新观点隐含的哲学观是“中”,旧观点隐含的哲学观是“排中”。指的是,例如,旧观点认为利己与利他,在谁为第一性上,应按照排中律,只能取其一为先;而陈禹、杨培芳等人,相当于不认为排中律是对的(对应互联网实践是利己与利他一元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游敏老先生的话让我不能不佩服。因为高邦仁在跟我共同酝酿《3%》时,最主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游敏老先生反复强调的中庸。以致董光璧老先生在评论《3%》一语破的:“本书作者所倡导的‘经济学之道’,就是以‘天人合一’这一伟大结论为背景的‘中庸之道’”。哲学家段永朝晚上与我讨论起来,更挑明了背后实质,这就是容纳悖论(paradox ,佯谬)。这是与排中律完全排反的取向。容纳悖论正是“中”背后的实际含义。排中律所依据的是启蒙理性(“去魅”),而中庸之道所依据的是返魅。Paradox就是这样一种魅力。
这样一看,简单性范式中的自由,与复杂性范式中的自由,含义就可能正好相反。当把不同范式的自由,作为经济学某一派的隐含哲学时,在实证上会有四个基本不同。下面我们就从《3%》就地取材,来剖析一下这种不同。
第一,效率和多样性,何为自由的标准?
从复杂性角度理解的自由,首先表现为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自由。在实证上,选择应由多样性(Variety)来标度。这个观点不是今天才有,它源自阿玛蒂亚森的“以自由看待发展”。这是复杂性自由的基石。为此,主张把Variety内生为复杂性均衡的基本维度。Variety意义上的自由,一般称为多样性。
而从简单性角度理解的自由――无论是复杂的自由,还是简单的自由――都是没有选择的自由(是理性经济人的必然)。也就是Variety的值等于1(我在发言中称为品种N=1,意思是无论有无选择,对均衡最优不产生影响)。这种自由,是效率意义上的自由(同质化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由此,可以把简单性自由与复杂性自由的观点差别,归结为效率优先,还是多样性优先。多样性在实证上对应质量、创新、信息化。例如现行主流流行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观点是强调效率标准,《3%》明确主张,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应坚持效率与多样性标准并重。
第二,最优与恰当,何为帕累托最优(或最优是否可以容纳悖论)的取向?
从复杂性角度理解的自由,所谓最优是针对节点的,因此是分布式的最优。在复杂性的均衡中,由于内生了Variety的维度,当最优点位于Variety值较大一端时,它相当于传统均衡中存在多条需求曲线或成本曲线时的均衡,均衡不是一个点,而是均衡集合。《3%》显示出长尾曲线实际可以是均衡曲线在品种-数量平面上投影下来的等均衡线。
而从简单性角度理解的自由,最优是针对中心的,只能有一个最优点。正如我在发言中指出的,复杂性均衡与简单性均衡之间,相差一个平均成本(AC)与边际成本(MC)之差,复杂度越降低,这个差就越小。当这个差为零时,复杂性系统就转化为简单性系统(N=1,即同质性假定),这时复杂性均衡就会转化为简单性均衡。也就是说,简单性的自由只是复杂性自由在不存在多样性、复杂性时的特例。
多点均衡,在哲学中就对应容纳悖论。意思是各种选择,即使不相容,甚至相互矛盾。但都可以是“最优”(实际是指恰当、正当、满意)。这种去中心化的“最优”,在实践中是指一对一精准均衡(即情境相关的场合最优)。它应是由一个基准的(数量-价格上的)均衡,加一个随具体时间、地点浮动的(品种-价格上的)均衡构成的联合均衡。人们常说的小批量、多品种,就是指这种类型的价格最优,其极限是个性化定制。
由此可见,简单性与复杂性自由的区别在于同质一元与异质多元。复杂性的自由对左右观点之所以能保持中立,是因为它根本不在同质一元这个平面上讨论问题。
第三,自由是风险(不确定)偏好,还是风险(不确定)规避的?
简单性的自由与复杂性的自由,隐含了相反的信息假定。前者以中心控制下的信息不对称为常态,后者以节点对等(如P2P)下的信息对称(透明)为常态。简单性的自由主义,多主张规避风险与不确定性。张维迎的观点比较典型。由于他的信息经济学预设信息不对称,化解风险,尤其是不确定性,一定代价高昂,需要能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来平衡。
复杂性的自由完全相反。首先就不认为系统越复杂,成本应该越高,而是越复杂,边际与平均成本越低(基于品种的范围报酬递增)。根据就是基于ICT革命的智慧化,使复杂性从成本不经济,变为成本经济。必然推论是偏好风险和不确定性。在实践中,提出C2B,意在化风险为机会(因为一旦供求一对一贴紧,实现个性化经济,就无所谓风险了)。互联网亲风险投资与创新,都是复杂性自由的特有表现。
第四,自由是“小乘”的,还是“大乘”的?
简单性自由往往相当于小乘佛教,强调少数精英(如企业家)的核心作用,复杂性自由却相当于大乘佛教,主张人人都可以搭上创新的班车。例如,张维迎在发言中极力强调企业家在化解不确定性中的稀缺地位与核心作用。而互联网强调大众创新,将企业家化解不确定性的中心作用,解构为由草根创新化解不确定性。
复杂性自由的选择,不是主观选择,而是由信息生产力决定的。但信息生产力只不过相当于“枪”,不会打枪也可以得天下,重要的是明白为什么人扛枪,为什么人打仗。具体说,搞信息技术、信息经济的人,要明白互联网时代自由的真谛,在于解放人的多样性选择的能力。
自由的作文 篇5
如今的我,躺在鸟笼中是那么的疲惫,奄奄一息,我已无力挣扎,也不再反抗人类对我的挑弄,此时此刻,我已恨透了人类。
我是一只可爱的杜鹃鸟,一只爱唱歌的杜鹃鸟,每天清晨,我就会站在树梢唱着动听的歌,将小动物从睡梦中唤醒,我有一个温馨的家,爸爸妈妈很爱我,爸爸每天负责找吃的,而我和妈妈每天都去森林里唱歌,每天生活得自由自在,有时候,我们一家还会一起去玩耍,一起唱歌,在花园里,在草丛里,与蝴蝶蜜蜂欢歌乐舞,偶尔还会和别的小鸟们去人类居住的地方瞧瞧,给人们唱歌,因此人们非常喜欢我们。
但是,直到那一天,我们正在为人类唱歌的时候,那些虚伪的人类,仿佛正等待着我们的到来,已经做好十足的准备,将我们一网打尽,当几只大网从四周向我们扑来时,我们惊慌失措的逃窜着、挣扎,但无疑都是白费力气,突然,我也不知道撞了什么,视线开始变得模糊不清,随后就在人类的笑声中失去知觉,这笑声听着格外刺耳。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就在一个笼子里,我苦苦的挣扎,试图撞坏它,但很快就筋疲力尽了,我望着蓝蓝的天空,天空中掠过一群大雁,我心里是多么的羡慕他们,我后悔没珍惜好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后悔自己没和蓝天多接触,多享受自由自在的日子。
而导致这一切的是那些虚伪的人类,是他们,使我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是他们,费尽心思的不捕捉我们,扰乱了我们的生活;是他们,剥夺了我们的自由,让我们生活在这冰冷的笼子里,我恨人类,我后悔没将他们看透,才导致现在的局面。这段孤单寂寞的日子,何时才能离去?
那段自由美好的日子,何时才能重现?
自由的作文 篇6
自由,是我一直向往的,可是,我从未自由过。可能是我将它想象的太过美好,美好的像童话故事一般,让我沉迷于此,无法自拔。
让我忘记了原本的自由的模样,忘记了原本的自由的感觉。
可能以前的时候,我曾自由过,但是我不知道那个时候的我是自由的,也可能我到现在也是自由的,只是因为我想象的自由太美好,我感受不到罢了。
望着天空中飞翔的小鸟,我就羡慕,它们多好,可以在空中飞翔,多自由啊,可是我忘记了,它们虽自由,但是逃不过人类的捕捉。
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我就羡慕,他们多好,可以在空中俯视地球,多自由啊,可是我忘记了,它们虽自由,但是躲不过寂静的黑夜。
它们虽自由,但也是有不好的,我虽然羡慕他们的自由,但是它们可能也在羡慕着我们,我应该是很幸福的了,难道不是吗?
有的时候,可以在自己喜欢的时间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那难道不是自由吗?
自由的作文 篇7
自由,这两个字多么吸引人啊!老人常说,我们现在的孩子吃得好,住得好,穿得也好,什么都是名牌。这虽说有道理,但我却不认为。
我我就像一只小鸟,而父母就是那个无比坚固的笼子。我很想有一天可以飞出这个笼子,飞去外面的世界,去感受一下外面世界的事物,试一下没有父母在身边呵护着的困难。可是这一切都只是想象的。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想要飞却飞也飞不高……”看!看!鱼儿多快活呀!可以成群结队,无拘无束地在清澈的小河溪里游着;云朵们多随意啊!可以在无边无际的蔚蓝的天空上飘着,想飘去哪就能飘去哪;还有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奔驰着的骏马……想着看着这一切,我就只有羡慕的份儿。我多么希望能变成那鱼儿,那云朵,那骏马啊;多么希望父母能放开我,由我去闯荡一下外面的世界呀,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的追求,我也不例外呀……
自由,对我来说就像是一颗远在天边而遥不可及的星星,我盼望着有一天能亲手把它摘下来……
自由的作文 篇8
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们都向往自由,但自由并不完美。
自由没有边界,没有定义,它永远都是那么遥不可及。我想那些在荧屏上被人们所知晓的公众人物更渴望自由,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被人们时刻关注着。即便是这样,还有少部分的人没有放弃那颗渴望自由的心。比如,蔡康永,他大方的承认了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没错,他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由了,可是他又真的自由吗?他成为了观众和媒体的另类,同时,他还面临着家人,朋友的不理解,他卸掉了伪装他自由了吗,我想,他内心所承受的,是我们这些旁观者远远无法体会的。
脱离那个不太现实的圈子,来说说我们这些普通百姓的生活。我们不耀眼也没有媒体的关注,可是我们自由吗?我的一位老师和我说过,他说:其实老师这个职业并不是我喜欢的,我最初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我不解的问:那您怎么成为了老师了。他意味深长的说:生活所迫。是啊,我们都要生活,我们只有解决了温饱,才有心情去做想做的事。
在温饱面前我们是不自由的。可是当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时,我们还不自由,大众的眼光和评价捆住了我们向往自由的心。在这个现实的生活面前,我们是不自由的。我们不仅不自由,而且内心也是煎熬着的。我们口是心非,说着这个,心里却想着别的,我们在自由面前是虚伪的,虚伪的真实,虚伪的无奈。
我们在这样的处境中是不快乐的,常常会说下辈子,我要当只鸟儿,想飞多高飞多高,下辈子,我要做只鱼,自由自在的。可是这些飞禽走兽有真的自由吗,小鸟在笼子里,鱼儿在鱼缸里,它们想要自由,可是出不去,哪怕遇到了好心的主人,放生了它们,它们的下场又是什么,是受伤,是折磨,是死亡,所以,它们也不自由。
而我这样一个崇尚自由的人也做过一些不在乎别人眼光的事情,可是我做了这件事的下场就是要面对别人不解的目光和冷嘲热讽的话语,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却是我害怕承受的。所以,我只能慢慢的慢慢的磨掉的自己的棱角,来迁就我所处的环境。可我还是要寻找自由,我不甘心就这样一辈子纠结着,煎熬着,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不想让它失去色彩和光芒。
自古以来,人们对自由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由的渴望就像是种在心中的小树苗,一天一天长大,然后开花结果。
自由的作文 篇9
在神学中,所关注的也不是上帝的本性及其行事方式或我们自己的无足轻重,相反,它关注的是我们自己在世界之恶与苦难的形成中极为重要的角色。灾难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我们是恶的、自私的或不责任的。因此,大祸或许是惩罚,而非仅仅是意外。这可以说是“上帝的行为”一词最直白的惩罚性意义。
根据奥古斯丁的说法,我们自己的“自由意志”才是恶的原因,是对恶的解释;上帝不可怪罪。接下来的这种神学和哲学困惑,比如上帝知道我们会犯错却任其发生,那么他是否要为此负责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此不必追究。这样的争论尽管没那么直接,但仅仅是再次指出了我们怪罪上帝而不愿“毫无诉求”面对困难的倾向而已。
归罪的做法之所以如此吸引人在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灾难和悲剧极少是自然灾害或上帝的行为。与我们自己的人为灾难相比,自然灾害日益少见。这些显然或至少可以说是我们自己所为的结果,我们瞎搞自然,我们制造和实验危险的机器和复杂的生物过程,我们热爱速度和内燃机,我们迷恋舒适和方便,哪怕为此付出暂时不明了却十分高昂的代价。地震和飓风仍会发生,但我们建造了抵御它们的建筑。当有人在风暴中丧生,通常会怪罪建筑的开发者、建设者,甚至居民本人。我们难以确定如此发生的悲剧死否与恶的问题有关,尽管如此,奥古斯丁针对传统问题提出的“自由意志”的方案,在今天还是有说服力的。
当然,苦难作为惩罚这一概念不限于人为灾难。大量无辜生命的死去辛酸尖锐地提醒了我们恶的问题仍然困难重重,面对这一可怕的自然灾害,没有什么自责可以解释,更别说为其找出正当理由了。“自由意志”对于恶的解释,似乎漏掉了一个唯有那些沉迷于人类堕落的人才会无视的基本特点。确实,有些恶是我们自作自受,是我们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但是也有些恶,无论如何溯源,都无法归结倒我们的行为或意图上。毫无疑问,它们似乎无法用惩罚来解释。尽管如此,我们的形而上学和社会实践仍这样理解。“谴责受害者”并不只是我们当前的法制和文化中的反常因素。它也是长期以来而且仍盛行的形而上学和神学教条。
当然,不是说要小看那些因遭受不幸悲剧而紧紧抓住形而上学这根救命稻草的受害者,也不是说想要减轻那些确实该为他人不幸负责的人的责任。确切地说,诉诸“上帝意志”和“恶的问题”,常常是不敢面对苦难的表现,尤其是他人的苦难。坚持要怪罪,或许是一种颠倒的犬儒主义,在无法满足的事情上要求得到满足。对于许多人而言,上帝显然会确保正义最终取得胜利。但在悲剧的语境下,这种说辞有什么意义,补偿有什么意义,什么样的正义标准是可理解的,却根本不清楚。
同时,同样的信徒会以上帝之名自行其是,不仅要求赔偿,还要求伤害性的惩罚,享受法庭上的胜利,进而将坏事变成以上帝之名掌控世界的幻想。如今的侵权法同样有集体责任的古老观念。在我们看来,惩罚无辜者在刑法框架下不可忍受,但是,在侵权法和民事程序中,对无辜者的有意惩罚只是换了个名称:严格责任。
事实上,这是株连的一种,即仅仅因为与犯罪者有这样或那样的关联,而惩罚某个人或某个机构。
【【热门】自由的作文合集9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