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作文

2021-03-02 反思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反思作文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反思作文 篇1

  随着话题作文的出现,于是有了开放式作文这一说法。后来的开放式作文教学含义就丰富得多了。它不仅指作文题目的开放,文体的开放,还包括写作时间、空间的开放,写作形式的多样化,作文批改的多元化等。开放式作文教学,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进行的作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作文教学中的“两难”“一长”“一低”即“教师批改难,学生作文难,反馈周期长,作文效率低”的难题,对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较好的成效。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老师对开放式作文教学的认识和操作存在一些问题。反思这些问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

  反思一:开放作文题目,就是不要作文题目了?

  以前每逢作文课,老师总要为作文题目绞尽脑汁,因为要出一个既要让学生有兴趣写,又要让学生有话写的新颖、不重复的题目并非易事。开放式作文解决了很多老师出题目难的问题,有的老师一到作文课,要么写关于人生的话题,要么写关于环保的话题,要么写关于生命的话题,诸如此类大得摸不着边际的话题。更有甚者,有的老师干脆什么题目也不布置,让学生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是一部分老师不负责任的表现。开放式作文,首先解决学生有话写的问题诚然不错,所以题目尽量不设障碍。但长此以往,学生对审题,围绕中心选材等一系列作文方法和技巧就显得陌生了。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是不能提高。我认为,作文题目是必须要的,当然出话题为佳,但话题不宜过宽,过宽等于没出题一样。出命题作文也未尝不可。总之,要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作文采取不一样的要求,过易或过难都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我在开放式作文教学中,把班上学生分为上、中、下三等。有时共写一个题目,有时分写难度不同的题目。对上等生,要起点高,要求严,重创新;对中等生,应从规范起步,打好基本功;对下等生,应降低要求,允许模仿。

  反思二:开放文体,就是不要文体了?

  高考对话题作文的要求是文体不限。这有利于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开放式作文教学也应该这样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然而,具体到某一篇文章,绝大多数应该是有文体的。从话题作文开始的第一年高考到现在,五年间出现的真正标新立异、打破常规文体形式的优秀作文能有多少呢?在学生作文中,更多的是记叙文不象记叙文、议论文不象议论文、散文不象散文、小说不象小说这样的“四不象”文章,还有的学生基本的文体都写不好,就急于创新,结果写出了戏剧不象戏剧、访谈不象访谈、实验报告不象实验报告的“怪胎”。这不能不说与老师过于开放文体、不讲文体特点有关。有老师说,死守文体形式上的特点,让学生做文体和格式的奴隶,就会把他们在作文中表现出的真情实感削刮殆尽,挫伤他们的写作热情。文体与真情实感有这种必然的联系吗?难道学生的喜怒哀乐是由文体决定而不是由外界的事物所引起?古人说:“定体然后可以言工拙。”可见文体是作文的首要问题,加强文体指导和训练不可缺少。

  反思三:开放学生作文的时间、空间,就是不要课堂作文了?

  传统的作文课就是在课堂上利用两节课让学生独立完成,有的甚至硬性规定40分钟完成。开放式作文教学提前一周把作文题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这么长的时间内阅读,观察,积累材料,立意谋篇,写出的文章自然比在课堂上两节课完成的要好。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经验积聚得多,情感蕴蓄得深,思想钻研得精,才可以写成好文章。”由于有充裕的时间,有的学生还写出了一万字以上的作文。这是开放式作文教学的优势。此外,开放式作文形式多样化。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亲近大自然,写情景作文;学生可写读书笔记、日记、周记、随笔甚至进行专项研究性写作训练;在学校成立文学社,出版文学报刊;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作文大赛等;利用多媒体方式来作文等等。总之,一切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供表现个性、展示作品的机会,让学生在作文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但是,有的老师整个一学期甚至一学年都是课外作文。长期放任自流,是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的。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课堂上作文的独特风景再也见不到了。我欣赏课堂作文时的安静的气氛,那是等候初生儿降临的产房的气氛;我欣赏学生课堂作文时的情态变化,时而是“望尽天涯路”的困惑,时而是“蓦然回首灯火阑珊”的惊喜;我欣赏学生笔尖在稿纸上发出的声音,那是悠悠的情丝如小河淌水,那是澎湃的激情如大江汩汩滔滔。所以,开放式课外作文和多样的形式固然需要,但我同时呼唤课堂作文的回归。

  反思四:作文评改的开放,就是让学生自改,互改,老师不用改了?

  回答同样是否定的。学生自改、互改作文,这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老师应该抓好。但教学中有的老师不善于操作,或者不负责任;学生也没有兴趣,马虎了事。我的实践经验是分三步进行:

  1、自主评价。每篇作文后,笔者都要让学生根据要求对自己的文章作点评,打个等次。当然有的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评估过高,也有的学生过于谦虚。不要管学生点评的质量如何,因为在点评过程中,学生再一次读了自己的作文,重新感受了一次写作的过程,有益而无害。

  2、学生互评。苏轼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自评,有的同学很难发现自己作文的得与失。学生互改作文,可以弥补自评的不足。学生看学生的作文,自有一种亲切感。在一次问卷调查中,70%的学生表示喜欢让同学批改自己的作文。单看学生的富有个性的评语,有的诙谐天真,有的奇思独断,有的笔下留情,有的入木三分。比起老师评语中常见的套话空话,板起面孔训人,不知要好多少倍。

  3、老师再评。老师既评学生作文,又评学生“点评”,这是传统作文批改所没有的。一般以肯定、鼓励为主,根据分层目标,因人而异给每位学生的作文打出等次,并对学生的点评进行评价。有的老师平时给学生作文按高考标准打分,满分为60分,这样,多数学生的分数偏低,会影响他们对自己作文的自我效能感,丧失提高作文水平的信心。如果要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措辞尽量委婉些,最好来点幽默。有一位外国学者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接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这里有一个笑话,清代一秀才应考,把题目《昧昧我思之》竟抄成《妹妹我思之》,改卷官员提笔批道:“哥哥你错了。”此乃绝批也。我看这位判官的幽默批改法就值得我们语文老师学习。

  总之,开放式作文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它不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的.否定,而是在传统作文教学的基础上更加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开放式作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吸收传统作文教学的精华,要把握开放的“度”。况且“开放”一词,本身就有褒义和贬义之分的。

反思作文 篇2

  我的父母的喜怒哀乐大多数都是由我和我弟弟来的。我小的时候即使我犯了再多再大的错误我妈都会包容我,然而长大以后只要做错一件小事就会把我骂个半天,严重的还会打我。我知道这是为我好,比如说打破一个玻璃瓶我妈就说万一割破手怎么办……不一会扯到学习上我妈说:“你说学习好我能不然你玩电脑么?”然后又换话题:“关键你是玩游戏,不是上网学习的”此时我心里默默地想:不让我玩游戏我还抗电脑干什么。然后妈妈又说:“你要门门满分,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都不拦。”我想这不是异想天开吗?就算我门门满分英语总不可能满分的把?有本事你找个智商250的来都考不到满分。

  我的命就是这样一辈子都别想经过我父母同意就玩到电脑,悲剧的命运唉~

反思作文 篇3

  中国教育的主题是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重点教给学生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给学生以终身受益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同时,韩立福博士指出,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棠湖中学的“三段教学”已经成型,课堂教学形成了“十大特色”。

  其一,教师角色从过去的传授者、讲解者转型为引领者、合作者、指导者。教师素养大大提高,走向了专业化发展,很多教师将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其二,开发出了具有先进理念的学生学习工具《学与导》,高中课程教学实现了全面转型,教学设计科学,为学生有效学习搭建科学而规范、灵活而多元的发展平台;

  其三,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由接受学习走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由不会学习走向学会学习,能够全情投入,忘我境界,达到“狼性学习”状态;

  其四,小组合作学习有质量,建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落实了“小组学习承包化、合作学习同伴化、个体学习责任化”;

  其五,展示交流学习有效果,小组讨论规范,能够展开有效讨论;

  其六,展示学习积极踊跃,人人表达流畅、逻辑、自如,学生展示学习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其七,教师指导科学,由权威性指导走向多元化指导,由经验型走向智慧型,注重指导艺术,能“进”能“退”,能“放”能“收”,能够根据不同学生发展需要进行科学化、艺术性指导,使教学重点问题得到高质量解决,不仅学生学会知识技能,还学会了学习;

  其八,实现教学目标,保障教学质量。所有教师能够做到以目标为底线、目标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在目标—知识—问题—能力的转化中,充分借助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实现知识能力的有效迁移,()课课完成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如安排“拓展延伸”环节,拓展视野,提升意义。

  其九,教学氛围很好,创建阳光课堂,创设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自主、自由、和谐、张扬、“不怕”、安全的学习氛围,学生活动、流动不受传统课堂纪律限制,在安全温馨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合作成长,人人享受学习、快乐学习、体验学习、分享成功。

  第十,落实回归评价,保障学习成就实现可持续提高,落实五级评价学习,坚持“3-7-15回归评价学习”,撰写学习反思,采用多元评价学习,保障了学习质量的高成就。通过三天的交流学习,与会者纷纷表示,棠湖中学的“三段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符合学生发展需要,提升了学生素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值得学习借鉴。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学生自学能力较差,课堂氛围不浓,教师讲的多,学生动手少等情况,我率先在我班实施课堂改革,首先借鉴棠湖中学的一些模式,将学生分组,确立小组组长负责制,负责组织和调动小组学生的预习,作业和课后复习。及时和科任老师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沟通大家想法和集体的一些操作措施,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支持。既一个思想;那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让他们自己多加体会,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反思作文 篇4

在一个星期四晚上,被妈妈大骂一顿后,我好好反思了。

每个星期天,我要学小提琴,小提琴老师会给我布置作业——练习曲子。但我星期一要学作文,很晚才开始做作业,没空练琴,妈妈可理解;星期二我值日放学晚,没空练琴,妈妈也理解,可是我星期三、星期四早早做完作业,却满脑子想着玩,又不练琴。一个星期四的晚上,妈妈终于火山般地爆发了。

那天,妈妈大骂道:“你看你,一周那么多时间,你居然只练一两次,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厉害!昨天和今天都那么早做完作业,却不练琴,辜负得起老师对你的期望吗?”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可妈妈的火势依旧没有扑灭,继续气呼呼地大骂道:“你想想上次看到小提琴表演里面的那个小女孩,才7岁就达到8级,为什么呢?她每天练最少2个小时啊!你呢?给我好好闭门反思!”

我回到房间,那个小女孩动听的小提琴曲子仿佛在耳边回响,不禁让我反思道:那个7岁的小女孩才学了一年多,就能准确无误地拉出一首十分长的曲子,琴音还是那么动听。我也学了一年多,可是拉出给别人听的曲子好像报仇似的。她一天练2个小时,我一个月都没练那么久,真是不应该啊。再想想就连我的老师对小提琴熟悉的不得了,都要每天抽空练习,再忙也是如此。我现在一首曲子学了快半年了,却拉的和新手一样难听。我以后要多加练习,争取能既准确无误又动听地拉出一首曲子!

这反思一刻,让我明白了做事不能偷懒,要勤奋,不然一事无成。

反思作文 篇5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这些都表明作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题材的,是写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它的显著特点就是“亲历体验”。

  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优裕富足,安享着亲人的关心爱护,要什么有什么,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以为鱼和熊掌都能兼得,不懂得人生有时候需要作出取舍,甚至是痛苦的割舍。我的这个作文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在取舍“我的五样”的过程中体验失去的残酷性,发现什么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从而牢记我的最爱,珍惜我的最爱。

  作文一开始,我特意的导演“情境”,让他们先选择出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五样?好选,喀喀喀,写完了真是五花八门,写亲情友情的有,写美食宠物的也有。他们一边写一边在嘻嘻哈哈。但我再接着宣布优秀规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改变脸色了:把所选的五样一一割舍,直到只剩下一样。割舍到最后,那种抉择的凝重,那种忍痛的酸楚,都已经溢于言表了。用这样的方式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一种氛围,引起他们情感的波动,从而产生更丰富的体验和感受,产生表达的愿望和作文的灵感。

  孩子们小小的心灵经受了一次次的磨练后,第一次坚定的明白了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当然,这“唯一”也各有千秋,从“母爱”到“祖国”,从“金钱”到“健康”,从“美食”到“知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我相信,通过这个游戏,他们应该懂得了该珍惜什么,因为逝去了就不再拥有。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孩子们此时内心百感交集,恨不得一吐为快。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是真情实感的流淌,当然会情真意切。

  体验无处不在,生活因体验而美好,习作因体验而精彩。实践证明,让学生在体验中经“风雨”,见世面,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素材,学生写作文时才会“下笔如有神”。喜则笑,悲则哭,怒则骂,喜笑怒骂皆成文。体验式作文,让学生的真情在体验中肆意流淌,让学生的心灵在体验中自由飞翔。

【【精华】反思作文5篇】相关文章:

1.【精华】反思作文4篇

2.【精华】反思作文3篇

3.【精华】反思作文九篇

4.【精华】反思作文9篇

5.【精华】反思作文三篇

6.【精华】反思作文四篇

7.【精华】反思作文六篇

8.【精华】反思作文五篇

9.【精华】反思作文6篇

上一篇:自我反思作文 下一篇:反思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