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路上我从水果摊上买了些青皮核桃,拿回家却发愁:这该怎么吃?直接砸,那会溅满身的青浆,很难洗得掉。想到儿时吃青皮核桃的经历,我灵机一动,找个电笔充当核桃刀,轻松把核桃仁吃到嘴,滑滑的,嫩嫩的,还有清新的核桃油味儿。味道与儿时吃到的差别不大,可是却少了儿时的趣味。
我出生在商洛山区,儿时的零食就是核桃栗子之类。每每核桃还没长成,我们就想吃。可奶奶说,核桃上了油才好吃。她还说,农历六月六晚上,一个白胡子老头会提着油壶,挨个给核桃上油。我那时总想探探究竟,但还没看到白胡子老头我就进入梦乡了。
终于等到农历六月六,家家户户门前屋后的核桃树下,都有小孩们仰着头看着挂满枝头的青皮核桃。趁大人去地里干活时,我们用竹竿敲打下来,塞在口袋里。为了把核桃仁吃到嘴里,我们有两种办法。
一种方法最直接,用石头砸。小溪边是砸核桃最佳位置,一边砸一边洗手,不至于让核桃外皮的青浆把手染得太黑。我们常常只砸掉青皮,再在石板上磨得光溜溜的,装进口袋。这种方法简单,可代价不小。那时节,村里每个小孩的双手、嘴巴和衣服都被核桃青皮浆染成青黄色。手和嘴巴染的色慢慢就淡了,可染衣服上就洗不掉了,为此我不知道挨了多少骂。有一年夏天,妈妈破天荒给我买了新短袖,却被我染上了点点青浆,为了不挨骂,我把短袖脱掉铺在石板上,用石头把染色的地方砸些小洞洞,以此告诉父母,衣服是在山坡采药时被刺挂破的。
另一种方法就比较先进了,用核桃刀剜下核桃仁。那时的核桃刀很原始,把大号铁钉折成镰刀状,铁钉尖用斧头砸成片状,核桃刀就做成了,有刀柄,有刀口。把刀口插入青皮核桃蒂处的.位置,轻轻一拧把核桃掰成两半,再剜出核桃仁,撕掉外层的黄色外衣,就是四瓣白色的核桃仁。核桃刀并不易得,虽然父亲是木匠,铁钉容易找着,但父母整天忙于农活,不会给我们做。而且小孩子用核桃刀不安全,稍不注意,刀口就可能戳在手上。
我儿时没有花花绿绿的零食,只有核桃可以放开了吃。一年中最早的零食就是青皮核桃,不管是砸着吃还是剜着吃,我都兴致勃勃,即便嘴上手上衣服上被染成青黄,也拒绝不了零食的诱惑。
现在的小孩,零食花样繁多,吃核桃都是父母剥好,更不可能自己砸或剜青皮核桃。孩子虽衣食无忧,却永远体会不到自己动手在大自然采摘零食的趣味。这趣味,而今只存活在我的记忆里了。
【记忆中的青皮核桃散文】相关文章:
核桃中的父爱05-02
记忆中的北京小吃散文04-09
粉色的记忆散文11-16
核桃的自述04-27
记忆中的同桌10-30
记忆中的李娜12-28
记忆中的花朵02-20
记忆中的梅花07-13
校园中的记忆06-06
记忆中的香气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