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问题论文

2018-08-12 语文阅读

  [摘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首先要从教学设计的优化开始,这是阅读教学通往最优化境界的第一步。因此,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应该预先认真研究教材,搞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这是保证课堂教学取得高质高效的前提。本文拟从阅读课教学设计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出发,谈谈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重要的关系问题:一是处理好单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和语文综合素养提高的关系问题;二是处理好教材整合中知识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关系问题;三是处理好教学步骤简化和中心环节强化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 语文 阅读 教学设计 关系 处理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那么,教学设计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体现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之前,“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各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步骤等,进行预先筹划,安排教学情境,以期达成教学目标”的系统性设计。教师的教学离不开这一课前的准备——教学设计。在新课程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老师经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即如何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既能够切合课程目标的要求,符合教材的具体特点和个性,又能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有兴趣,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这是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水平的标尺,也是我们在听课过程中最注意的方面,因为它是评价一节课成功程度的重要标准。可见,一堂好的阅读课,一堂高效率的阅读课,无不是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体现教师的精心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的。

  “思想往往是行动的先导。”那么,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课教学设计时怎样才能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呢?笔者拟结合自己十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与体会,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处理好单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和语文综合素养提高的关系问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确实,实施以学生发展为要旨的阅读教学,更须练就“设计”的真功夫。重要的是要明白,“设计”的追求是如何“用好”教材来实现教学目标。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很显然,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不是通过一两篇阅读文本的教学就能达成的,因此,在具体面对某一篇教学内容的设计时,我们就要首先处理好单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的关系问题。要处理好这一对矛盾,我认为,首先,教师要树立“类”的意识和设计理念。语文阅读教学,教师都要有“类”的意识和概念来解读眼前的“篇”,明确课堂教学不是为学生讲解文本,而是“使用”文本来引导、点拨学生在探究体验中悟到并学会:这一类的文章是这样来读,这一类的生活是这样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样的学习方法是这样来做。并在这体验、学用、会做的过程中,感悟语文与生活,逐步形成自主、独立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如在教学小说《智取生辰纲》(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一文前,我安排了这样两个课时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主要解决故事情节的梳理和人物形象的分析,然后有意识地布置给学生一个课后作业:思考环境描写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两大要素: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并为下面的第三个要素——环境描写作铺垫;第二课时,我的教学设计从课文中写“天热”这一环境描写的作用为引子,结合学生曾经学过的《故乡》《孤独之旅》中的环境描写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环境描写常见的几种作用,使学生对小说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然后,我又精心挑选了学生喜欢的作品《哈里波特与魔法石·走进森林》和《雪山飞狐》中关于环境描写的片断作为拓展延伸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旨在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实践证明,整堂课教学内容集中,教学目标明确,且落实到位,使学生对“小说”这一类文章应该怎么读有了明确的认识,课堂效率不可谓不高。

  其次,要突出课堂的教学目标的单一性,强化课型创新。我们必须对每学期的教学目标进行整体分析,并针对教材篇目及不同的教学目标,深入钻研课文,对教学资料进行大胆取舍,确定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重点,设计出能突出单节课教学重点的课型,如朗读课型,诵读课型,品读课型、文学欣赏课型、结累课型、自主阅读课型、单元组合课型等等,这样形成的课堂以一项内容学习或一项技能训练为主,教学目标单一,教学重点突出,且学生的学习内容或技能可以得到强化,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也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如教学《孙权劝学》这篇文言短文时,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还很薄弱,我就很注意文言文阅读习惯的培养。语文老师都知道,“读”在学习文言文时很重要,且要读准字音,读对停顿、语气等等,我就把第一课时设计成一节朗读课型:开始就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一遍;又指名个别学生来读,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然后教师范读一遍,学生齐读一遍;再学生自由读三遍,要求边读边悟;再齐读课文两遍;加上课文理解过程中的穿插读,片断读,自读自悟,到最后的巩固读,整堂课的设计安排学生的“读”是相当充分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想,现代教师也不能否认读书的意义吧?

  二、处理好教材整合中知识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关系问题

  《标准》强调在阅读中要“培养语感,注重积累。”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中要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只有这样,才算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语文素养。

  首先,要设计好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语言深处的问题,丰富学生的语言结累。如某教师在执教上海教材《小巷深处》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两个语言品味的问题:1、“竹棒”一词在文中哪些地方出现?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竹棒”在文中到底有什么作用。2、既然“我”对母亲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变化,那么是怎样深的母爱让“我”“悔悟”的呢?找出令你最感动的语句读一读,并作点评。这里,教师以非常具体的指导,引领学生一同走进文本,通过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去体会母爱的深沉与伟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已然渗透在教学设计中了。

  其次,要加强朗读环节的设计,特别是诵读,培养语感,注重积累。中国语文教育的传统中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它告诉我们,语文教育其实十分简单,十分素朴,无非就是“读读议议,议议读读”,如此必有大效。因此,没有朗读、诵读而只有讨论、分析、对话的课不叫语文课,语文教学不要“花”太多,而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朗读,诵读,默读,听读,齐读,个别读等等),追求“本真”与“素朴”,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而然地在“读”中受到熏陶,得到提高,从长远来看,这样的课堂教学当然是有效的。

  再次,要在具体的阅读课教学设计中,选准突破口进行听说读写系统的扎实训练。如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为突破口来设计结构,但注意不要割裂课文,不要打乱作者的表达思路。如《风筝》一文的教学设计,可从围绕风筝展开的一场冲突为突破口,让学生理解“我”对小兄弟的精神虐杀的一系列动作、神态描写的词语,并通过辨析比较体会“抓、掷、踏”等动词的妙处。又如在设计主问题时,用规定的句式组织学生进行理解性的说话活动,如《绿色蝈蝈》可采用填空的句式:蝈蝈是一种 (如:外形漂亮、叫声独特、喜欢甜食、讨人喜爱等等)的昆虫,学生通过阅读全文,揣摩语言,捕捉信息,品位语言,概括总结,语文能力得到了提高。

  另外,结合课文中优美的语句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句或段的仿写训练,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好方法,如九年级下册的《谈生命》一文,可设计这样一个仿写题:冰心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以它们的生命历程诠释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请你也用一个比喻来表达对生命的认识,并模仿其中一个的写法写一段话,要求与原文主旨吻合。又如八年级下册的《春酒》一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语言清新优美的散文,所表达的思乡之情也与同是台湾作家余光中的《乡愁》诗相近,于是在安排教学环节时,我作了一个大胆的设计,开头由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引出琦君的散文《春酒》的品读,然后在深入阅读文本后,再次出示《乡愁》一诗,让学生模仿这首诗一节一喻、由浅入深的写法,以“春酒”为话题,结合散文内容,写一个诗节,当堂交流,课后整理成一首完整的诗歌。实践证明,这种现学现用的方式学生易于接受,便于掌握,达到了切实的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三、处理好教学步骤简化和中心环节强化的关系问题

  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非常强调教师的阅读课设计要简化教学环节,这并不是说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简化了,我认为教学步骤是要简化,而教学的中心环节要强化、细化。要处理好这一对关系,首先是教师要吃透教材,抓准重点难点,选准切入点,比如《风筝》的教学,可以从分析课文开头的“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切入,也可以从分析课文结尾的“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与冷气”切入,还可以围绕课文中间的“我”破坏弟弟的风筝切入。这种设计灵活性强,全凭教师和学生对课文的独特理解,摆脱了千篇一律、不分轻重的机械而又繁琐的教学模式,解开了束缚教师手脚的框框,也解放了学生的思想,真正体现了教材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无非是个例子”的作用。

  其次是中心环节设计时主问题设计要起到以简驮繁的作用,便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并且带动全篇的阅读研讨,切忌设计一连串是非判断类的问题,既把教学环节复杂化,又不利于教学中心的突出和重点难点的解决。如在《皇帝的新装》一课中,某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皇上为什么会上当受骗?”这样的问题就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的思维就可以活跃起来,从皇帝自身、诚实的大臣到狡猾的骗子一一加以剖析,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又比如针对描写比较细腻,情感比较丰富的文章,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也可以设计一个统领全篇的语言品味题,如《春酒》一文作者擅长在细节描写中见真情,因此,在初步感知环节后,可设计这样一个中心环节:请勾画出文中精彩的细节和生动的语言,读一读,尽量读出情趣,并说说你的体会。这样的设计看似随意,却匠心独运:学生在没有束缚的空间内,思维活跃,灵感迸发,才会有潜心的揣摩,深刻的领悟,会心的微笑,真切的表达。

  另外,针对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可为学生设计一种简单而又中心突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也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在自读课文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组内探讨解决疑难问题,教师从旁指点;解决不了的或推荐出的重点问题拿到课堂上来交流;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读中感悟与教师的读中指导相结合。也可以以合作学习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师生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重点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必要的讲解还是需要的,当然讲解要精练,真正成为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应该说,大部分的教学设计都只能说是一个预案,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能以不变应万变,尽可能地处理好课堂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但我始终相信这样一点:预设越充分,即教学设计越到位,课堂教学生成的组织就越有把握,语文阅读课的生命力才会越强,课堂教学效率也才会越高。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问题论文】相关文章:

1.高考数学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4.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论文分析

5.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论文

6.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论文

7.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措施论文

8.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教案 下一篇:浅析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中的表达技巧和答题技巧论文